先講生存,然後才談得上發展(1 / 1)

在時下的年輕人當中出現了一個叫做“裸辭”的現象,意思就是說,在沒有任何退路的情況下,就辭去了現在的工作,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當時所從事的職業。那些年輕人對“裸辭”這樣解釋其原因:目前從事的工作壓力過大,並且沒有任何發展前途,與其在這種枯燥的崗位上浪費時間和青春,不如辭掉這份枯燥的工作,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其實,這隻不過是年輕人性格浮躁的表現罷了,他們在辭去工作的那一刹那間可能會產生一時間的快意,但是卻疏忽了隻有生存才談得上發展的道理。

或許對於年輕人來說,工作枯燥無味,存在著很大的壓力。但是,目前的工作至少是糊口的重要途徑。假如在沒有想好退路的情況下就著急地辭掉眼下的工作,讓自己失去經濟來源,陷入貧困的窘迫之中,還有什麼資格去談享受人生,去講事業的發展呢?

我們每個人都期望成功,期望事業上能夠做到風生水起,但是這一切的理想和目標絕不是依靠空想就能得來的,也不會頃刻之間就能來到我們的身邊。要想得到成功,就應該減少一些牢騷和抱怨,多一些勤奮和踏實,做好眼前的工作,讓自己生存下去。隻有這樣,人生的目標,事業的發展才不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出身於一個貧困的黑人家庭。他雖然出身寒微,卻胸有大誌。鮑威爾年輕的時候,在一家汽水廠當勤雜工。有一次,有人在搬運產品中打碎了50瓶汽水,弄得車間一地玻璃碎片和泡沫。按照常規來說,清理打掃這些玻璃片和泡沫應該由那位工人負責,但是老板為了省時間,就把這份差事交到了鮑威爾的頭上。

鮑威爾感到十分氣憤,覺得這樣做不公平,很想甩手走人。但是又一想,如果辭職的話就會衣食無著。於是,他強壓著自己的火氣,細心地把滿地狼藉的髒物打掃得幹幹淨淨。

過了兩天,廠長派人通知他:他晉升為裝瓶部主管。自此,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一些小的挫折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隻有先講生存,然後才談得上發展。

不久,鮑威爾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軍校。後來,鮑威爾成為了美國的國務卿。

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長遠的打算並不是什麼錯誤,當然,他的前提就是必須要麵對現實,首先讓自己生存下去。年輕人普遍存在著浮躁心理,事情做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勝利無望,前途渺茫,不假思索地選擇了退出。這種淺嚐輒止、急功近利的心情不是一個成大事者所具備的。不留退路地選擇退出,不僅無法取得事業的發展,同時還會讓自己的生存陷入艱難的境地。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一定要摒除浮躁的心理,把心態放平和些,理智地看待問題和現實,盡快地讓自己的心理變得成熟一些。

約瑟夫大學畢業時,決心要在紐約做出一番事業來。他學的是藝術設計專業,畢業之後進入了一家設計院工作。但是,在這家設計院工作了僅僅半年的時間,他就辭職了。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幾十年一成不變的環境裏工作會扼殺自己的心靈,也將永無出頭之日。

辭職之後的約瑟夫又開始了四處奔波尋找工作。他在紐約找了很多家設計公司,但是都不理想。大公司對經驗不足的約瑟夫沒有興趣,而約瑟夫對那些小公司更沒有興趣。無奈之下,他隻好選擇了改行,來到了一家貿易公司做銷售工作。一段時間後,由於業績得不到提高,身心疲憊的約瑟夫對工作產生了厭倦情緒。於是,他又辭職了。後來,他想到了做建材生意,就和幾個朋友合夥倒賣建材。誰知一年之後,約瑟夫不僅沒有發財,反倒因為生意賠了本而和朋友分道揚鑣。

無奈之下的約瑟夫隻好再換工作,掙錢還債。按說,經過幾次打擊之後,他應該變得成熟一些才對。但是,約瑟夫不僅沒有改掉舊毛病,反倒變得越來越急躁了。他一方麵想著自己是做大事的,一方麵又不肯老老實實做好眼前的事。幾年下來,他又先後換了幾次工作,卻還是拿著微薄的薪水,連糊口都成問題。在殘酷的現實之下,約瑟夫徹底崩潰了。

當一個人陷入“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境地時,那表示他忘記了理想必須紮根在現實的土壤上,結果隻能被理想和現實同時拋棄。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中,會看到很多山峰,隻有腳下的才是最現實的,也隻有腳下的才是你最應該去翻越的。如果,你一直停留在對遠方山峰的幻想中,那麼,等待你的必將是失敗和痛苦。

年輕人可以不滿足於現實,但是必須要立足現實。隻有讓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才有資格去談論理想,追求卓越。眼前的工作或許是枯燥的,但卻是安身立命的主要依靠。離開了這個基礎,任何的抱負和目標,都是虛幻的、不切實際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