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他們沒有大把的金錢表達自己的感激,卻非常誠心地把這份情記在了心中,很多受過陳喜雲恩惠的人家甚至都給陳喜雲立了長生牌,每日祈禱他們心中的恩人能長命百歲、幸福安康!

離開西南後,陳喜雲再次帶著孩子,跟隨自己的丈夫,夫唱婦隨地轉戰大西北去了。

沒錯,是孩子!兩小夫妻落地西南的第三年,孩子就來了,折騰了陳喜雲大半年的,這對雙胞胎兄弟才瓜熟蒂落,讓特意親臨的三家長輩們都歡喜到不得了。

本來考慮到方雲修如今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而陳喜雲又有自己的事業要經營,家裏的長輩們是想把孩子帶回去帝都撫養的,但是陳喜雲可舍不得孩子,而且方雲修也不希望自己童年的悲劇重演在自己孩子身上,加上孩子根本離不開父母,這才作罷了。

好在孩子們落地之後,就變得異常乖巧,加上精挑細選出來的兩個得力的保姆,再有陳喜雲自己在紅樓時候豐富的育兒經驗,這對雙生寶寶們的到來倒是沒有對夫妻兩產生什麼不良影響!相反,初為人父母的新鮮感受和其他的各種複雜感受倒是讓這對小夫妻愈發成熟了!

到了大西北之後,陳喜雲很快就展開了自己的工作。

這回,她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剛剛到達西南,還籍籍無名的小中醫了,她如今的名聲即使在大西北也是有人在傳誦的,所以工作開展可謂異常順利。

即便如此,她還是堅持用兩年的時間走訪了大西北很多偏僻閉塞的地方,行醫濟世之餘,還常常根據當地的實地情況,自費給不少地方修橋搭路,讓那些淳樸的人們感激到不行,一時間名聲更甚!

而那時候雙胞胎都已經三歲了,陳喜雲不想跟孩子們長期分隔,每次出門都帶上孩子。

為了不讓自己名義上的外孫們受苦,崔寧遠這次發狠地拿出了好幾個超前的高科技成果,弄出了兩輛非常舒適的車子,還加派了人手照顧和保護兩個小寶貝,甚至動用了職權,每隔一段時間就利用軍-用直升飛機給這母子三人補充物資什麼的,真是用心良苦!

不過,即便如此,兩小娃娃跟著媽媽每日周居勞頓的,其實日子也真是好過不了!好在他們的身子底子好,倒也不會熬不住。

自出生,陳喜雲這個愛操心的媽媽就不惜代價,根據古方、用最好的藥材來熬煮藥湯,給他們打熬筋骨,還每天堅持用內力給兩孩子疏通經脈。而兩兄弟也都是天資聰穎的好小子,未滿一歲就已經懂事,甚至主動提出習武的要求!雖然陳喜雲夫妻礙於他們的年紀並沒有答應,卻再沒有停過給他們疏通經脈這事。沒想到兩小子天賦凜然,竟然無師自通,在不知不覺間就學會了陳喜雲給他們疏通經脈的路線,在媽媽尚未發現的時候,就開始無時無刻自動運轉那路線,兩年不到的時間竟然真讓他們練出些成績來了。

也正因為這事,陳喜雲才放心帶上這兩個熊孩子出門的。【她怕她不在家,這倆孩子其他人hold不住啊!】

偶然看到孩子們受了累,陳喜雲心裏還是不好受的,特別是兩孩子都不鬧騰,一路上從不叫苦叫累的,有時候她遇上個事,孩子們還彩衣娛親,哄她高興,真真讓陳喜雲的心都融化了。

但是,她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計劃,也沒有讓孩子們回到舒適安定的壞境去過安穩的日子。她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肩負了許多常人無法現象的責任了,天朝的複興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而這兩兄弟早就被崔寧遠給預定成為接棒的一代,作為母親,她雖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於受累,但是作為華夏子民應該盡的責任,她不會推辭,也不允許她的孩子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