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

書名:覆麵十三刀

作者:金剛圈

======================

第 1 章

“元繼三年,洺潼關外,西蠻人二十萬大軍壓境。那時正逢西蠻內亂剛平,國內民生蕭條,便借機犯我國土,想要掠奪些錢財婦孺以充內需。”

此時日過正午,倪家村村口小道的茶肆旁,一名老者手裏拿著煙鬥,說完這一席話,便停下來喝了一口茶水。

周圍圍坐了十來個人,大都是農家漢子,想要避過午時熾熱的太陽,在這茶肆喝口茶水,聽那老人講幾句故事。

有個七、八歲的孩童,聽得起勁,催促道:“老伯,快些。”

老人點頭微笑,繼續說道:“洺潼關守軍十萬,守將乃是兩朝老將,一片忠心赤膽的展孝年老將軍。展將軍幼時從軍,不到十六便上陣殺敵,立過無數汗馬功勞,先帝更是冊封他為忠義將軍。這洺潼關他也守了十五年,中途西蠻國大大小小騷擾無數,卻始終無法攻下洺潼關固若金湯的城樓。這一次西蠻集結二十萬大軍,竟是勢要拿下洺潼關。”

這時,有人道:“展將軍如此厲害,西蠻軍豈能輕易拿得下洺潼關。”

老人撚須頷首,“你我普通百姓都是作此想法,展將軍更是不畏蠻族,勢要守衛我大虞國土,但是偏偏朝中有人不是這麼想的。當今聖上一聽聞西蠻軍兩倍人馬壓境洺潼關,立時便著了慌,朝中談和之聲四起。左丞相賴憫生慣常善於揣摩聖意,此時便極力推薦自己學生兵部侍郎籍方前往洺潼關與西蠻人談和。天子本就心慌,在朝中一幹文臣極力慫恿之下,便下旨由籍方前往洺潼關與西蠻議和。”

那孩童雙手捧著臉,此時問道:“展將軍知道了麼?”

老人歎一口氣,“展將軍自然會知道的。那籍方到了洺潼關,以欽差之名手握聖旨讓展將軍停戰,自己親去見了西蠻軍首領,向對方許下金銀財帛、豬牛牲口無數,還願以公主和親,嫁與西蠻新即位的通達王蒙暨,隨後又以左相賴憫生之名,私下贈與敵軍首領十名中原美人。西蠻軍侵犯我大虞,本就是衝著財帛美人而來,他內亂之後,國庫自然也是空虛,開戰乃是無奈之選,此時聽聞大虞天子求和,便未一口拒絕,而是同意暫時停戰,通報通達王後再做定奪。”

人群中有見識廣些的中年漢子聞言問道:“我聽聞此戰西蠻不久之後便退了兵,就是那通達王同意了議和?”

老人一聲冷笑,“哪裏這麼簡單?那西蠻首領向籍方轉達通達王之意,說議和可以,但是除了那些金銀財帛、公主美人之外,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展孝年展將軍拿命來換!”

“呀!”那孩童輕呼一聲。

老人繼續說道:“這通達王繼位之前,本是西蠻南壤部落一名小王爺,他有一個同胞兄弟,曾經命喪展將軍尖槍之下。這許多年來,那通達王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替兄長複仇。這一次機會千載難逢,西蠻與大虞內外勾結,竟是要置這位一身忠肝義膽的老將軍於死地。”

有人急切道:“皇帝豈能同意?“

老人搖了搖頭,砸吧一下煙嘴,“一開始皇帝自然不同意,然而有那奸相賴憫生,竟對皇帝說展孝年有謀反之心,說籍方入了洺潼關,驚覺此地駐軍隻識展將軍而不識皇帝,隻聞展家軍之名而不聞大虞軍隊之名。展孝年若是趕了西蠻軍離開洺潼關,怕是接下來就要揮軍東上,直搗皇城了。皇帝登大位不久,思慮也淺,再加上寵妃賴如吹了不少枕頭風,越發相信展將軍要反,便應了賴憫生,讓籍方與西蠻軍裏應外合,除掉展孝年,之後再兩軍議和。於是籍方這留在洺潼關中的尖細,與西蠻首領串謀,假意讓西蠻軍開始攻城。而展將軍對此戰早有計議,西蠻軍攻城時,親率了五千精騎,自洺潼關右側天險狹道絆馬坡繞出,出其不意要攻其右翼,打算擾亂敵方陣腳便立即後撤,在那絆馬坡道旁布了伏軍,以防對方追擊。卻不料籍方將展將軍此戰計劃一字不漏泄露給了西蠻首領,此戰西蠻人攻城是虛,設了埋伏剿殺展將軍為實!”

說到此處,老人停了下來,見眾人都瞪大了眼睛等待下文,於是一聲悲切長歎,執著煙杆的手指輕輕顫唞,“可憐一代忠臣名將,本欲馬革裹屍以命報國,卻命喪奸臣爭權內鬥之手,殞命絆馬坡!”

那孩童瞪大一雙眼睛,晶瑩淚水簌簌滑落。

老人抬起袖子,抹了抹眼角,“展將軍身死,西蠻軍立即停兵,願與大虞議和。然而賴憫生對皇帝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展家軍除了展孝年,還有許多殘兵舊將不得不防,若是此事走漏了風聲,難保展家軍舊將不會糾結起來打著為展孝年報仇的名義造反!皇帝聞言大驚,連忙求教賴憫生該如何是好,賴憫生不疾不徐說道,展孝年還有一名獨子。”

此時,有人悲憤道:“竟連展將軍唯一的血脈也不肯放過?”

老人搖搖頭,“且聽我說。展孝年將軍老年得子,隻有一獨子名叫展戎,年方十六,他生母早逝,自幼隨著展將軍在邊關長大,傳聞繼承了展將軍一身精湛武藝,十三歲時便能上陣殺敵,本是我大虞將來的棟梁將才!然而賴憫生跟皇帝說,要防展家軍舊部生變,唯今之計,便是將展戎召回京中為質,封他一個虛職,將他軟禁起來,也好絕了這少年人將來叛變之心。皇帝聞言,覺得極是,立即下旨將展戎召回軍中。然而此時洺潼關展家軍上下正是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展將軍在絆馬坡遭人伏擊,這定是軍中出了尖細;展將軍剛剛命喪沙場,朝廷便立即要求停戰議和,更是連複仇的機會都不留給展家將士們,徒餘一腔悲憤!緊接著,便是聖旨招了展戎進京,這群武人並非莽夫,自然察覺其中不簡單,紛紛阻攔展戎,不肯讓他隨欽差將領進京。然而這展戎年紀雖小,卻也算得上久經沙場,深諳其中關竅,他知道若是執意抗旨,便隻餘隨著這一群叔伯們造反的唯一一條路可走,他孤家寡人一個,卻哪裏願意連累其他將士們!於是最後,展戎不顧大家阻攔,還是跟著欽差將領朝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