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這片地廣闊無垠,五個大洲每個大洲更是橫跨數十萬裏。
這座下修行之風盛行,各大宗派數以千計。
可是地靈氣不知為何,自最近一萬年以來越來越稀薄,對修行之路阻礙更是困難千百倍不止。
自從九千多年前,最後一位隻以劍術證道飛升的酆清風以後,清微近萬年來雖然人才輩出,但是始終沒人能踏出那一步。
起酆清風可以清微人盡皆知,他是萬年以前的絕世才,萬年以後也是如此。
酆清風的一襲白衣手持一劍,渾身就散發日光一般風采,自然而然成了無數女修傾心的對象,凡俗女子自然更加仰慕。
隻是身份差地別,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她們的愛慕之情。
隻是這無形的提高了許多女修士選擇道侶的標準,讓下眾多男兒都在背後不知道咕噥了多少壞話。
但是隻是嘴上而已,畢竟那樣耀眼的男人更多的是佩服和羨慕。
恨不得自己也變成酆清風那樣的絕世劍仙。
以法證道契合道法則秩序,所以更容易修行,得到地認可的機會就大了很多所以修行之人多選修習道法超過九成,剩下的一成走的是以術證道。
劍術,拳法,刀法等等皆是此類,這種修行之路算是肉身成聖。
將身體開發到極限,身體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
傳身體開發到極致者能硬抗道秩序,武破虛空,飛升成仙。
隻不過根據史料記載還沒人隻靠肉身成聖飛升的人。
這也並不是術道不能同修,隻因修行之人都是追求道法通神。
比如兩修士交戰本來能諸多法術神通就能擊敗對方,沒人會選擇近身肉搏,那樣豈不是和凡人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高高在上的修士看不起一些凡俗習武之人。
在他們眼中習練一些外家拳腳的粗魯武夫隻是螻蟻一般,打心眼裏瞧不起的。
五洲之一的萬劍洲,坐落在清微的正中,萬劍洲東鄰銅雀洲,西鄰飛仙洲,北麵是寒耀洲,南麵是聖文洲。
萬劍洲位居中心,距離其他四洲大約都是十幾萬裏的路程。
五洲的名字來曆都是以此洲最出名最引以為傲的東西為名。
寒耀州一年四季都是冬,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都已經是積雪上萬年。
聽一些高聳入雲的山峰一年四季下雪,越高的山峰罡風越大,就算是修行到第五境界的大修士也不敢輕易嚐試翻過山頂。
可是此時此刻在一處最高處的峰頂有一個身穿深灰色長袍中年男子盤腿而席地而坐,隻是坐在那裏就足足有五尺之高,讓人感覺其渾身都充滿了爆發性的力量。
一頭黑色的過肩長發自由的隨風飛舞,在以他為中心向四外波紋一樣的能量讓虛空都扭曲了,五丈之內雪花雙剛剛飄落就憑空蒸發,猛烈的罡風都在他五丈之外分流而過。
他雙目緊閉,如同雕塑都不見他有呼吸的樣子,隻有近距離觀察才能看見其胸膛心髒微微起伏,證明他還是活著的人。
聖文洲多書院,下學子眾多。
大概一半都在聖文洲,俗話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在這裏還就不是這個道理了,聖文洲萬年以前可是出過一個儒家聖人的。
如今更是文壇人才輩出,之驕子多出於此。
聖文洲的由來是在其皇城之內有一塊高約百丈的通玉碑,皇城建造就是以此碑為中心向四麵擴建而成。
玉碑最上麵是以古篆雕刻的四個金色大字“地聖文。”
底下是一篇字數過幾萬的碑文,世人皆可觀看。
真正明白其文中真義的不知可有幾人?
傳聞銅雀洲幾萬年前有過一隻界的孔雀大神下凡降臨,還在其觀峰頂講道三。
當時下修行之人得到消息蜂擁而至齊聚於此,無論修為高低隻要提問出修行路上的困惑都會為其一一解答,三後化作一掛長虹飛離去。
曾有一人聞其道後頓悟,一年之內連破幾境。
後麵百年之內此人在觀峰開宗立派名為“銅雀宗”。
現在其宗門上下弟子人數已經近萬,修道高人更是不計其數。
在以後的修行之路更是一帆風順,無敵於下三百餘年後得道飛升,後世弟子每當下山曆練對外提起祖師爺的名字都神采飛揚引以為傲。
“我宗門祖師可是武英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