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曆六百八十年,吏治腐朽,民不聊生,山河破碎,烽煙無盡。
鹽商之子黃巢從青州起兵,號稱“衝天大將軍”,應者雲集。數月間,山東、河北盡皆淪陷,官軍在並州集結重兵,加強帝都外圍防線。山西自古是天下重兵駐紮之所,黃巢被官軍擋在山西,一時不得寸進,而官軍開進河南,意圖收複失地。黃巢根基淺薄,與官軍在黎陽決戰,一戰慘敗,被迫向關外奔逃。
關外十六州地域廣大,朝廷經營已有四百年之久,東至鯨海,西極蔥嶺,然則多數地方不能耕耘,多以牧民逐水草而居。中原戰亂,對關外亦有波及,黃巢出關東,克遼陽,以為基業,深根固本以待良時。兩年後,朝廷東南、西南皆有叛亂,而官軍疲憊,聽調不聽宣者益多。黃巢入關,旋破薊城,薊城又名幽州城,乃本朝龍興之地,官軍迅速開赴過去,準備奪回薊城。
此時,朝廷的一批忠臣良將有的戰死沙場,有的被猜忌賦閑,有的因讒被殺。黃巢得知老對手俱已不在,與麾下彈冠相慶,出城和官軍決戰,以三萬起義軍大破十五萬官軍,斬首不下五萬,餘者皆降。
起義軍擴大到十幾萬,逼近山西,此時山西尚有二十萬重兵,卻在黃巢兵臨太原城下後,不戰而降。起義軍再度擴大,膨脹到將近四十萬,一路上不斷有當地官員過來投降,黃巢沒有多餘人手,便讓他們原職留守。而帝都洛陽,因為數十萬大軍逼近而愁雲慘淡,許多京官收拾金銀細軟,連夜出城逃命,皇宮對此無力阻止。
等黃巢到了洛陽城下,發現守軍稀疏,明白情況之後揮兵進攻,一個時辰就打進了帝國的心髒。隻是在進攻皇城的時候遇到很大麻煩,抵抗激烈,禁衛軍啟用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和床弩,起義軍死傷無數,竟然連城門都沒有摸到。
皇宮大內,已經一片混亂。
到處是驚惶奔走的宮女,由於太祖時代就禁止了宦官製度,所以宮內隻有宮女和極少的男官,沒有宦官。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後世稱之為“烈皇”的最後一位皇帝,此時正坐在冰冷冷的寶座上,身邊隻有一名女官陪著。
女官是負責管理禮儀的宮儀司總管,在史書上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留下真實姓名,後世的藝術作品發揮想象力,給她起了很多美麗浪漫的名字,其中以“淩薇”流傳最廣。
偌大的寶殿靜默無聲,人都跑光了,隻有一個宮人、一個皇帝,兩人一立一坐,都是低著頭不說話。
“陛下!”
禁衛軍副統領跌跌撞撞闖入殿中,滿臉血汙,神情慌張:“大事不好,賊軍要打進來了!”
起義軍增加了數倍兵力,幾乎是踩著戰友疊成的屍山爬上了皇城,激烈地戰鬥無處不在爆發,禁衛軍人數不多,很快就呈現敗退跡象。最多還有一刻鍾,皇城的大門就將對起義軍敞開,這也是這個王朝最後的命運了。
“能走的都走了,堅持到現在,你們做的不錯。”烈皇起身扶起副統領,“盡力了,朕準許你們投降。”
“陛下!”副統領撲倒在地,“臣誓死不降!”
“朕負君也,非君之錯。”
副統領痛哭流涕,這時已有喊殺聲逼近,想來起義軍已經進入皇城,宮人地慘呼也在傳來。副統領咬咬牙,拔劍衝了出去:“陛下安坐,臣誓死殺賊!”
烈皇隻是一聲歎息,目光轉回到淩薇身上:“你不走嗎?”
“臣是宮儀司總管,陛下是中國皇帝,當此之時,本朝六百八十二年之基業,不能不有人殉葬。太祖高皇帝之子孫,當守國門,死社稷,方不負祖宗英靈;臣為禮儀之官,當送陛下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