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警察局大樓位於中央街,在三樓的刑事組辦公室裏,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檔案櫃。櫃子裏有許多綠色的卡片,都是刑事案資料索引卡。在其中的一張卡片上清楚地寫道:
“瑪格麗特·歐黛兒。西七十一街一八四號。九月十日。謀殺:晚上十一點左右被人勒死。同時屋內被洗劫一空,珠寶失竊。屍體由女仆埃麗米·傑弗遜發現。”
雖然隻是幾句簡單冷漠的記述,但其中所記載的,卻是這個國家犯罪史上最令人震驚不已的刑事犯罪案件之一。在這起案件中,充滿了許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點,並且凶手的犯罪手法也相當獨特,甚至可以算作是智慧型的犯罪,不要說是普通的警員,就是在檢警兩方中有著豐富的破案經驗和縝密思維的檢察官和刑警們也都感到束手無策。每一次調查的結果都隻有一種:瑪格麗特·歐黛兒遭遇謀殺的可能性很小。然而,被勒死並橫放在客廳沙發上的女孩的屍體,卻很好地證明了上述結論的可笑與荒謬。
然而,在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後,整個案件終於逐漸明朗化,許多疑點和潛藏在黑暗當中的人性的齷齪麵都顯露了出來,還有那些被絕望與悲痛折磨到令人無法想象的地步的人心。其實對於讀者而言,故事的本身就像是一出充滿激情的通俗劇的情節,充滿著無限浪漫的向往,這就像是由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改編而成的戲劇中所描述的貝倫·紐辛珍和艾瑟·凡格賽的偉大愛情,以及鬱鬱寡歡的托皮爾的死亡悲劇的情節一樣。
瑪格麗特·歐黛兒出身於百老彙,是一個性感尤物,一個耀眼的明星。她仿佛成為了這個虛幻的、物欲橫流的豔俗時代的代表人物。可以說,在死前的兩年的時間裏,她一直都是在這座城市的夜生活當中扮演著最耀眼、最受歡迎的公眾人物的角色。以她現在的受歡迎程度,如果在我們祖輩生活的那個年代,她也許可以被冠以城中瑰寶的稱號。然而,如今有太多人渴望進入到這個圈子當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個龍蛇混雜的圈子裏,到處都充斥著黑道勢力和諸多暴力集團,以至於這個圈子已經不能夠容許任何一個競爭對手脫穎而出。但是,在這個劇團的眾多宣傳人員當中,無論是資曆深淺,都十分喜愛瑪格麗特·歐黛兒,因此,她的名聲也逐漸在這個屬於她的小小世界裏傳開了。
至於她的壞名聲,大部分都來自於那些有關她和一兩位歐洲王儲私下有染的八卦新聞。她是憑借著舞台劇《布裏多尼女仆》而一炮走紅的,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裏,她一直都待在國外。這出既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劇,將她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演員一下子捧上了一線明星的寶座。也許有人會以為,她的宣傳人員可以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乘她不在國內的這段期間,拿她的那些八卦緋聞來大肆宣傳一番。
在她的成名道路上,她的天生麗質也或多或少起到了作用。她屬於棱角分明、美豔動人的那一類型。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到安樂斯俱樂部消遣,看到過她跳舞——這家俱樂部的業主正是臭名昭彰的萊德·雷根,而這個地方也是一個人們想要過夜生活的最佳去處。拋開她那美麗動人的容貌不說,當時最吸引我的就是她那獨特的魅力。她中等個子,身材纖細,突兀有致,她擁有獅子般高貴的氣質,並且我還感覺到她有一點冷漠,甚至是一點高傲的氣質。也許這種感覺與對她與歐洲王儲有染的傳聞的聯想有關。
她的紅唇,有如那種專門侍候權貴富豪的交際花的嘴唇般豐厚嫣紅,她的眼睛,就像是羅塞蒂畫筆下聖潔的少女般虔誠。她的容貌,融合了感官誘惑與靈性,這樣奇異的組合給人的感覺,如同各個年代的畫家對《永遠的瑪格達蘭》這幅名畫所提出的觀點一樣。這張美麗的臉龐,很容易挑起人們心中無限的欲望,她是那麼神秘而充滿誘惑,很容易征服男人的心,進而可以控製他們的一切情緒,使他們心甘情願地為她做任何事情。
瑪格麗特·歐黛兒有一個外號是金絲雀,這是從她參與演出的一出芭蕾舞喜劇中得來的。那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諷刺社會的獨特的戲劇。在劇中,所有參與演出的女孩們都要將自己裝扮成各式各樣的小鳥,而金絲雀的角色就正好落在了瑪格麗特身上。當她穿著黃白相間的綢緞,披著一頭金黃閃亮的頭發,再加上她那白裏透紅的肌膚出現在觀眾麵前的時候,所有人的眼睛都為之一亮,大家都被她無與倫比的魅力所征服了。很快,各大報刊都對她的這次演出好評如潮,觀眾更是對她讚賞有加,短短兩個星期的時間,這出芭蕾舞劇就從”鳥芭蕾舞劇”更名為”金絲雀芭蕾舞劇”,而歐黛兒小姐也跟著水漲船高,迅速成為了芭蕾舞劇中的女主角。與此同時,還有人專門為她重新改編了一段獨舞的華爾茲曲目,並為她量身定製了一首新歌。
在”金絲雀芭蕾舞劇”結束了這一季的演出的同時,她將法利斯劇團的工作辭掉了。接下來,她就投入到百老彙夜生活當中,在這個舞台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才華,在這期間,那個人們耳熟能詳並廣為流傳的金絲雀的外就一直跟隨著她。因此,當她慘死在自己居住的公寓裏的時候,這宗刑事案很快就家喻戶曉了,而人們在談論這件事情時,也習慣於稱它為金絲雀殺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