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漁船也穿越(1 / 2)

南州開發區集雲崖漁港碼頭一派熱火朝,一艘艘漁船忙著做開船準備,船老大招呼夥計解纜、起錨,吆喝開船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好不容易熬過三個月的禁漁期,南州的漁民都鉚足了勁準備大幹一場。

漁港內船隊的最右側是一艘八成新的鐵殼拖網漁船,一名穿著黑色運動裝的年輕人盤腿坐著駕駛艙頂低頭玩手機,神態悠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明峰,準備,要開船了。”

從船長室傳出一陣洪亮的吆喝,叫明峰的年輕人應了一聲收起手機放入褲兜,沿著扶梯走下駕駛艙。

陳明峰是夏大三年級學生,世界杯冷門迭出害他輸得底褲朝,欠了借吧一屁股債,為了還債他不得不上叔叔陳德水的漁船打工。

船上活兒累,風險大,幾乎沒有年輕人願意出海打漁,直接導致船上人手緊張,隻得靠漲工資吸引外地人來幹。

算上船長陳德水和陳明峰,一共七個人,除了大副老高,其餘的四個夥計全是外地人。

陳明峰也是奔著他叔叔開出一六百的高薪來的。

漁船分三層,陳明峰和叔叔陳德水的床鋪就在頂層駕駛艙。是床鋪,其實就是艙裏的邊角地帶圍了一圈木板,隔出一個睡覺的地方。

“叔,我們往哪兒去?”

陳德水笑著道:“別看我在海上混了這麼多年,現在這海裏有什麼我這心裏還真沒譜。等別的船先出去,看看哪的行情好,咱就往哪跑。”

陳德水中等身材,常年跑船皮膚曬得黝黑,突起的啤酒肚配上和善的笑臉不像是船長更像是午夜燒烤攤的老板。陳明峰身材高大,外貌隨了老媽長得濃眉大眼棱角分明,和陳德水站一塊半點看不出叔侄倆。

“跟著別人後麵還有魚麼?”

“海這麼大,哪能撈完啊,就希望第一次出海順順利利的。”

“嗯嗯嗯。”陳明峰不住的點頭,他也希望打工順利。

賺錢還債啊。

陳明峰十來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陳德林和叔叔陳德水跑過船,後來陳德林攢夠了錢上岸開海鮮餐廳,他就再沒下過海了。這艘五百馬力的鐵殼漁船裝備了高科技的探魚器和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儀,陳明峰瞧著都新鮮。

下午五點十分,隨著船頭的一陣鞭炮聲,鐵殼船緩緩離港。

同行的漁船著實不少,排成一列向西南方向航行,大約航行了二十五分鍾,漁船分別向不同的目的地駛去。

陳德水掌舵折向東南方向繼續航行,陳明峰充當副手,留意駕駛台上並列的四麵顯示器觀測海水深度和海麵下魚群的遊動狀態。

航行了將近一個時,陳德水指揮夥計將船兩側的漂網扔下海,隨後船尾的浮漂和鐵鏈也跟隨一起下海。

一般撒網之後要兩三個時才收網,為了讓開海的第一網打得魚多一些,討個好彩頭,陳德水特意拉著漁網在海上航行了四個時。

晚上九點半,陳德水命令收網,輥子在發動機作用下迅速轉動,將網繩一圈圈纏起來,把漁網慢慢拉上來。

這次出海的夥計四個人有三人是第一次上船的新手,很多活兒都不利索,陳德水交給大副老高掌舵,走出船長室親自指揮收網,喊的嗓子都快啞了。

整個網兜拉上來以後,陳德水的臉色有些變了,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一網的魚不太多。

漁網打開,捕撈上來的海鮮“嘩”的一聲倒在船艙一個角落裏,除了少許的鮁魚、刀魚,其餘多是很的鯷魚。

這次出海陳德水備了二十人一個月的口糧,加上漁具和其他雜費,一趟保本的費用是三萬,開捕的第一網就不理想,陳德水的臉色就變了,吆喝夥計的聲音更大了。幾名老手夥計心情也不大好,圍成一圈低著頭將魚分類,然後裝箱放到倉庫裏,覆上冰,連話的勁頭都沒有了。

“沒事兒,叔,這才第一網,後麵肯定大豐收。”陳明峰笑著安慰。

陳德水勉強笑了笑,眉頭皺得更緊了。

從夜間九點一直到淩晨一點半,一共下了三網,前兩網收益不大,第三網卻是大豐收,陳德水緊皺的眉頭也展開了,樂嗬嗬的對陳明峰這一網捕撈的貨好,能賣一萬多,頂上前麵的錢。

收了網,陳德水吩咐夥計把撈上來的蟹子和蝦煮了一大盆犒賞大夥,讓大副老高掌舵,他抓緊時間打個盹。陳明峰年輕力壯,熬夜對他來是家常便飯,他是一點都不困,躺在簡陋的床鋪上玩遊戲。

唯一不美的就是網絡斷斷續續,十分不爽。

吃飽喝足,四名夥計或坐或站,擠在前甲板抽煙聊,第一次上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適應。

“看,流星。”一名夥計突然大叫一聲,手指著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