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十年(1 / 2)

大軍出征,孟雅帶著小太子親自來送行。

“我們等你回來。”

陌微涼騎著戰馬走在征南大軍的最前方,身邊跟著孟克己和陌染,長風卷動旌旗,紅纓長槍在手,她的內心卻一片平靜。

北宸大軍渡過沁河,直撲據北關。

守關大將還是熟人,乃是曾經的忠義侯,如今的鎮北侯陳榮。

可惜膽小如鼠,龜縮在雄關之內,不敢外出迎戰。

然而,能如何呢?

孟克己親自出馬,帶領一支速成大宗師隊伍,趁夜闖入據北關,實施斬首行動,將南淩將領斬於夢中,從內部破開據北關大門,讓北宸大軍從容入關!

據北關失卻了將領的指揮,又被敵軍破開大門,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抗,除了少部分軍士為國死戰,大部分人竟然棄關而逃,白白將據北關拱手相讓!

一夜鏖戰,北宸攻下了征南艱途上的第一道雄關。

而陳榮,則被帶到了她的麵前。

陳榮似是不敢相信她會以這等姿態重返大淩,想要破口大罵卻失了幾分底氣,想要卑膝求饒又開不了口。

隻能色厲內荏地問她:“老鎮國公若是知道你賣國求榮,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

她想,瞑目不瞑目,你自己下去問他便是。

寒光乍現,紅纓長槍穿透他的咽喉。

她抽出槍頭,鮮血飛濺,陳榮雙目圓睜,歪倒在地。

她抬起手,朝著前方揮下。

繼續進發!

大軍在據北關稍事休整之後,沿著奉川山脈向南進發。

一路高歌猛進,所遇關卡,基本都能夠輕易攻破。

個中緣由,一是寂競彥登基之後,大肆清算鎮國公府一脈的實權將領,推自己嫡係上位。

可惜這些嫡係如何比得上能征善戰的鎮國公府一係?

都是些紙上談兵的貨色。

二是自陌微涼離開大淩之後,大淩天災不斷,旱澇交替,地動蝗災不斷,瘟疫橫行,百姓民不聊生,朝廷征發又重,國力空虛,根本不是北宸的對手。

除了依托雄關天塹的大淩將士,還能與北宸大軍一戰之外,其餘盡皆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直到北宸大軍來到奉川山南,陝州西州以北。

陌微涼遭遇了前英國公世子、現任英國公、平西大將軍趙英傑。

她策馬越眾而出,與趙英傑於兩軍陣前遙遙對望。

寂競彥登基,將陌驚弦處以極刑之後,他又將手伸向了西北軍。

定國公、英國公兵權被剝奪,隻能退居幕後。

西北軍被清洗重組,分化幹淨。

取消西北軍番號,改稱平西軍,西北防線重組,兵權歸入寂競彥嫡係之手。

偌大的西北軍,隻留下了一個趙英傑,被立為典型,當上一個空有名頭沒有兵權的平西大將軍。

如今,又被寂競彥派來阻攔她。

兩軍對壘,趙英傑嘴唇動了動。

她嗓子毀了以後,便學會了唇語,趙英傑應該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在這樣的場合,以唇語向她傳遞消息。

他說,你無事便好。

他還說,我們等你許久了。

然後,他便策馬而出,以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將自己的胸膛,送到了她手中的紅纓槍上。

兵戈四起,殺伐不斷,兩軍如同奔湧的江河,於入海口彙合在一起,難分你我。

趙英傑握住了她的槍,然後含笑而去。

她親手為他收殮,從他身上找到了一份大淩軍防圖。

從陝州一路到禦京,各個關卡的軍備、守關大將、布防,甚至連軍餉運輸路線都在上麵被一一標注出來,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孟克己不能理解:“大淩的守將為何要給你送軍防圖?”

她也不能理解。

“會否有詐?”

不會。

“為何?”

因為,這是他的字跡。

這是陌驚弦多年前親手繪製的軍防圖,雖然後來因為寂競彥多次調整軍隊,趙英傑不得不在原圖的基礎上,將各種信息一一更正。

但是原圖上依舊保留著陌驚弦的字跡。

這份原稿,至少是在十年之前繪製的。

趙英傑此行前來,便是給她送來這份遲到了十年的軍防圖。

奇怪,她為什麼會覺得是“遲到了十年”呢?

有了這份軍防圖,北宸大軍更是如魚得水,長驅而入,從陝州直逼大淩禦京城。

禦京。

這座生她養她的城池,同時也囚禁著她最美好與最可怕的回憶,是她一生的起點,也許也將是她人生的終點。

但今時今日,她隻想做一件事。

那便是,踏破它!

紅纓槍高高舉起,又重重劃下,鋒銳的槍尖直指前方。

她一踢馬腹,一馬當先,飛奔而去!

殺!

三軍將士齊喝一聲,如傾山倒海,如飛瀑擊石,朝著禦京城門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