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大結局:一生相隨(看過實體書的親們不必訂閱)
大地回春,又是一年春日寒食。霸州城,清晨的青藍晨光裏,一個女子手臂上挽著小小竹籃,走向街市口去。那裏原本矗立著兩座石像,可是此時卻已是空空如也。
城中百姓從四麵八方走到街市口來,再從街市口齊齊走向城門去。他們都是要出城去祭奠先人、兼之踏青放紙鳶。
人們迎著那女子的麵走過來,又從她麵前走過去,女子麵容普通便沒人多留意她一眼,隻自顧欣欣然地說著話:
“那兩座石像沒了,果然看著敞亮多了。不然從前每次從這裏過,都覺得心裏堵得慌。不過幾年前這裏倒是發生了件大事,那場大火起的喲,簡直照亮了半座城。有人說是老天給袁將軍叫冤呢,所以這才放起一場天火來。不然寒食天下禁止煙火,哪兒來的火種!”
“是啊,袁大人的女兒代替大宋皇家公主和親契丹,在契丹手刃了契丹可汗和罪惡多端的二皇子。消息經女真酋長上稟大宋朝廷,大宋朝廷感念她的功績,這便給袁將軍昭雪,石像自然也就撤掉了。”
“那袁將軍的女兒呢?”
“自然也死在了契丹……一個孤女,自然是以命抵償,哪裏還能逃得出來。不過大宋朝廷卻也因此而取消了連城公主的封號,並且吩咐史官在史書上決口不提有過這樣一位青樓公主和親契丹的事。畢竟,讓一個青樓女子代替大宋去和親,也是打了大宋朝廷自己的臉麵。”
那女子淡然地聽著那些人說的話,心內毫無波瀾。就仿佛他們說的是旁人的故事,或者就是一段傳說,那般遙遠。
袁氏憐兒、清笛、連城公主……這三個名字對應的人,便也從此於曆史中消失不見。就仿佛,從未存在過。
如今隻有少婦甄氏,獨自孀居。
三年前她與相公經曆了一場生離死別。她以為她已經是死了的,可是卻沒想到還能睜開眼睛。而睜眼所及,卻原來已是回了霸州。
那些人的背影走遠,他們的話語聲也漸漸在清晨的風中散去。甄氏隻笑了笑,便隻彎腰將籃子裏的紙錢取出來,掛在街市口的樹枝上,遙望蒼天,默默為爹娘祝禱。然後轉身,走向巷陌。
.
巷陌幽深,門掩杏花。一位老人家擔著筐子站在門口,遙遙地候著她走回來。青藍色的晨光裏,那人的目光溫暖而又濕潤。老人家是張老伯,當初機緣巧合結識,老伯知道她身子不好,主動提議說他鄉下有個當郎中的親戚,手中都有張獨家秘方。老人家按著方子給她送來了藥,卻沒想到竟然真的與她的病情對症。吃到今天已是三年,她自覺身子一日日向好。
張老伯含笑打招呼,“甄家娘子,你這樣快就回來了?”
甄氏含笑福身,“您這樣早便來了,快請屋裏坐。給我爹掛了兩串紙錢。相信爹娘在天之靈一定可以看見。”
張老伯含笑點頭,“是啊,他們知道有你這樣一個好女兒,在天之靈都會笑嘍。”老伯說著從筐子裏掏出一個紙包來,“甄家娘子,你的藥。”每月,張老伯都要來給甄氏送藥,風雨不誤。
“謝謝老伯。改日如果有機會見見您老這位鄉下的親戚,晚輩還要叩謝。多虧他的獨家藥方續了我的命。”
“好說好說。什麼獨家秘方,能救命的才好。”張老伯一笑,筐子裏幾枝新折的杏花,開得正好。有風吹來,杏花滿頭。
“張老伯若不嫌棄,進來一起吃飯吧。”這個時間當用早飯了。甄氏望著那落滿張老伯發頂的杏花,忽地頓住,忍不住相邀。
“既如此,老朽恭敬不如從命。”張老伯含笑走入。
.
開啟門扉,甄氏不知怎地,輕輕歎了口氣。卻不是悲傷,反倒仿佛是小小的滿足。門內迎出一位婆婆,手上抱著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那嬰孩約莫兩歲多的光景,呲著幾顆小白牙,遙遙地朝甄家娘子伸出手去,想要抱抱。
旁人家的孩子會喜歡給孩子縫個虎頭帽,可是這個孩子頭上戴著的卻是個狼頭帽。隻不過那狼並不凶狠,遠遠望著倒像是隻玉白的狐兒。這般的帽子便越發映襯得小東西膚白若玉,雙眼靈黠。雖然還不大會說話,可是一張小紅嘴始終咕噥咕噥仿佛說著什麼話兒,實在是肥白可愛。
甄氏連忙走過去想要去抱孩子,可是那孩子卻小臉兒一紅,哭了!反而伸著嫩藕一般的手臂轉向張老伯去!
張老伯三年來時常來往,沒想到小孩子雖然小,卻也記得了。張老伯一看孩子朝他伸出手去,慌得肩上的筐子都跌了滿地,筐子裏的杏花兒如雪般鋪了一地。
張老伯將小孩子抱進懷裏,那小東西終於不哭了。嗯啊著跟張老伯說話。張老伯卻不知怎地,眼眶已是紅了。
婆婆見狀便笑,忙張羅著擺桌子。甄氏想要去幫忙,卻被婆婆按住手臂給留在原地。
甄氏隻能轉頭去望張老伯抱著孩子。他們頭頂便是一棵巨大的杏花,微微風過,那杏花繽紛而舞,落滿了張老伯與孩子的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