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夕陽流水(④更)(1 / 2)

289、夕陽流水(④更)

兩人穿街過巷,挑人少的巷陌行過。

青石板路,兩側烏瓦粉牆;院牆內的杏樹雖然掉光了葉子,卻仍舊探出枝丫來,清逸地落影在石板路上,姿態曼妙。

中原典型的一切,讓清笛的眼睛始終濕著。

思鄉,原本不是遠離家鄉才會有的思緒;而是即便回到故地來,即便親眼又看見曾經熟悉的一切,你卻依舊想要落淚。思鄉之情在此處不會解,反倒會到達最高的頂峰。

因為你知道,很快就會再離開;這一刻短暫的相聚不是回來,而是要更久地離去……

青石板上的積雪早已化盡了,靠著牆根兒的角落裏還有些雪,隻是霸州終究比草原暖和,那些雪也都是融融、軟軟的樣子,絕無草原上冰雪的凜冽之態。

生存,在中原漢地的城池裏,便顯得容易許多。而草原上的牧人,一旦天降風雪,便隻能孤單地麵對死亡。

清笛輕輕地歎了口氣。

心底有一點明白,為何在軍事上,宋軍總是無法抵抗契丹騎兵。這不光是步兵對騎兵的劣勢,更在於心念的不同。宋軍都是不愁衣食,後有退路;契丹人卻沒有,若是敗了,有時候便隻能麵對缺糧斷草的情勢。

.

在契丹時,清笛也曾著意去翻閱史書。關於契丹與中原之間的種種,有了大略的了解。

其實唐時契丹便已歸順朝廷,各部酋長被朝廷分封了節度使等官銜,雙方漸漸消弭了隔閡;契丹各部之間遇到事情,也不再是從前的彼此仇殺,而是統一交給朝廷做以決斷。

那時候的契丹已經不像是原始的草原民族,而越發成為朝廷治下的州府一般。可是矛盾終究還是爆發在一場春季的巨大災荒之後。

那一年春天,契丹人遇到災荒,依舊循著正常的途徑向朝廷報請賑災;可是當時負責契丹事物的官員卻不肯開倉賑濟,惹得契丹人最終再反了朝廷,回歸草原本性……後來終究建立了自己的契丹國,阿保機登基稱帝,與中原朝廷彼此對峙起來。

發生在春季的災荒,在曆史上層多次成為中原朝廷與草原民族之間矛盾的導火索。倘若處理不得當,就會成為貽害多年的雙方心結。

這一回又是,清笛希望能以自己微薄之力,平息這一場事端。

.當年被紅火染遍的霸州,她希望這一回能有機會護著它,不再被戰火淪及。希望三年來剛剛重新複蘇的百姓,不必再受戰亂噩夢的侵擾。

便如同爹爹當日帶兵護著這座城,她如今也要這樣做。讓這粉牆烏瓦依舊寧靜,讓牆內的杏花能安寧地等待春日的綻放。

.

玄宸明白清笛這一刻心緒難平,便隻是靜靜地陪伴在她身畔,並未做聲打擾。

直到前頭終於走到了那最熟悉的街道,看見了從前最熟悉的一切。玄宸才輕輕地捏了捏清笛的手,讓她回神過來。

清笛一怔,回望眼前,便是淚水滑落——

彩坊高搭,花團錦簇;街巷兩邊絲竹聲聲,街邊的河水裏都是胭脂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