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精品武陵仙的訂單接近四千萬,尤其是15l瓶裝和50l中瓶裝的精品武陵仙最受歡迎,而陳釀武陵仙則是以500l普通瓶裝的較受歡迎。
僅僅是這一次市場的開拓戰役就打得如此輝煌,不能不讓人心神俱醉。
雖然這有半年來武陵仙酒業在江州連續不斷造勢和廣告宣傳攻勢帶來的衝擊波影響,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熱度會逐漸下降。
但是曾煒、王書瑤和李婉都判斷,1994年江州市場,武陵仙酒業的營業額絕對可以突破四千五百萬元,甚至五千萬元。
這已經創造了清泉酒廠自建廠以來的曆史,哪怕是八十年代中期最輝煌的時候,清泉酒廠全年銷售也從未突破過兩百萬元。
而現在僅僅半年時間,就收到了超過三千萬的訂單,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聽起來這個數額很嚇人,但是曾煒很清楚,對於白酒市場這根本不算什麼,就在這一兩年,國內稍微上點規模的酒企,年銷售動輒都是以億元計,比如孔府家和孔府宴,再比如秦池。
這還是他們沒有奪下標王之前的銷售成績,而奪下標王的孔府家和秦池,那都是直奔十億級別的銷售額而去了。
既然如此,武陵仙酒業又有什麼不能創造曆史?
………………
但是,如此高速的擴張,也讓武陵仙酒業麵臨著巨大問題,那就是產能問題。
畢竟在這之前,武陵仙酒業的前身清泉酒廠一年的銷售額都沒突破過兩百萬,所以其產能並不高,也就是千把噸的樣子。
這個產能是遠遠不足以支撐如今的武陵仙酒業的,武陵仙酒業之所以現在還沒有爆發出產業不足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之前幾年清泉酒廠的生意不景氣,積壓了不少的原酒,再加上這半年又積極挖掘自身生產潛力,讓酒廠的產能得到了不的提升,這才勉強跟上了需求的增強速度。
但是,清泉酒廠的底子畢竟太薄了,隨著武陵仙酒業在市場上的迅速開拓,酒廠的產能已經陷入了緊張狀態。
繼續提升自身產能潛力的空間已經幾乎沒有,縱然現在馬上擴大酒廠的生產能力,也難以滿足市場擴張的需求。
可要讓曾煒就此放棄這樣一個機會,又是他難以容忍的。
魯酒已經在全國白酒市場攻城略地興風作浪,而且實事求是的現在魯酒的生產能力正處於一個瘋狂擴張階段,如果不提早加以應對,真的可能會被魯酒衝垮。
那麼就隻有另外一個途徑——兼並原有的酒廠,將其融入武陵仙酒業,籍此達到在短期內迅速提升武陵仙酒業產能的目的。
………………
經過一番考慮,曾煒將目光投向了在之前與武陵仙酒業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的詩仙酒。
但是,詩仙酒畢竟也曾經是川東酒業的一霸,在八十年代曾經入圍全國酒業二十強的大公司,就算是現在情況不妙,其體量依然不容覷。
武陵仙酒業想要一口吞掉詩仙酒,不亞於蛇吞象,哪怕現在武陵仙酒業發展勢頭極好,也最多是一條還不成氣候的蟒蛇而已。
最終,曾煒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多方合資。
為了跟詩仙酒以及千州地區政府對抗,曾煒決定將古丹地區拉進來。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漫長唇槍舌劍,最終經過兼並重組的全新的武陵仙酒業,曾煒依然是第一大股東,占股百分之四十;千州地區以詩仙酒入股,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古丹地區投入三千七百五十萬資金,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王書瑤作為原武陵仙酒業第二股東,現在依然是武陵仙酒業的股東,但是其股份卻縮水到百分之五。
原本,曾煒還是希望將控股權拿到手裏的,可無論是千州地區政府,還是古丹地區政府,都是不願意看見這個情況的。
但是,無論是千州方麵,還是古丹方麵,又知道這個事情其實是合則對多方都有利的事情,也不願意讓談判失敗。
最終,經過多方妥協,達成了上麵的協議。
如此一來,武陵仙酒業在官麵上就成了一家公有製占控股地位的公司,而曾煒則是拿到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以及讓王書瑤繼續擔任公司的負責人的條件。
王書瑤的股份雖然縮水了三分之二,但是她所擁有的財富,卻是實現了幾何倍數的增值。
至於武陵仙酒業,卻是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實現了蛇吞象的壯舉,並解決了自身產能不足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