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所有者權益?(1 / 1)

在財務報表中還有一個概念是我們應當掌握的,那就是“所有者權益”。那麼,究竟什麼是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我們還是從它的定義著手吧。所有者權益是指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應享的剩餘利益,即一個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所擁有或可控製的具有未來經濟利益資源的淨額。所謂淨資產,在數量上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這可以通過對會計恒等式的變形來表示,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企業的所有者和債權人均是企業資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權益和負債(債權人權益)二者均是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但二者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主要的區別有:

1.性質不同。

2.權利不同。

3.償還期限不同。

4.風險不同。

5.計量不同。

所有者權益的相關內容主要有:

1.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其中,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分為: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2.所有者權益按構成分為投入資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三類,具體如下:

(1)投入資本

投入資本是指所有者在企業注冊資本的範圍內實際投入的資本。所謂注冊資本,是指企業在設立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資本總額,也就是全部出資者設定的出資額之和。

企業對資本的籌集,應該按照法律、法規、合同和章程的規定及時進行。如果是一次籌集的,投入資本應等於注冊資本;如果是分期籌集的,在所有者最後一次繳入資本以後,投入資本應等於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的法定資本,是企業承擔民事責任的財力保證。

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投入資本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本表現為實際發行股票的麵值,也稱為股本;在其他企業,投入資本表現為所有者在注冊資本範圍內的實際出資額,也稱為實收資本。

投入資本按照所有者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國家投入資本、法人投入資本、個人投入資本和外方投入資本。國家投入資本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所形成的資本;法人投入資本是指我國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所形成的資本;個人投入資本是指我國公民以其合法財產投入企業所形成的資本;外方投入資本是指外國投資者以及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投資者將資產投入企業所形成的資本。

投入資本按照投入資產的形式不同,可以分為貨幣投資、實物投資和無形資產投資。

(2)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指歸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轉化而形成的資本,主要包括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等。

(3)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歸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轉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