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決定企業的成敗嗎?(1 / 2)

財務管理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巨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財務管理決定企業的成敗。愛多和科利華這一反一正兩個案例,給了我們非常深刻的經驗和教訓。

首先,我們來了解財務的概念。財務泛指財務活動和財務關係,是指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它體現了企業和各方麵的關係。

如今,民營企業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民營經濟在國家經濟體係中地位的提升和相關製度、配套設施的完善,我國的民企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但是,民企發展中的另一個現象也同樣令人注目:中國民營企業壽命普遍較短,淘汰率驚人。調查顯示,我國民企的平均壽命隻有2.9年。仔細研究這三十餘年中的企業沉浮史,我們會發現,財務隱患的積重難返是令很多民營企業走向末路的主因;這種隱患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懸在創業者的頭上。下麵,我們來看以下一反一正兩個具體實例:

愛多VCD想必讀者都很熟悉了,這個品牌在上個世紀的最後幾年可謂風光一時。1996年,愛多公司花450萬元請著名影星成龍拍出“愛多VCD,好功夫!”的廣告片,又花8200萬中標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後的一個5秒標板廣告。廣告播出後效果明顯,企業銷售額迅速攀升。1996年該公司銷售額約為2億元,1997年就猛躥至16億元。1997年底,愛多公司總經理胡誌標一擲千金,成為中央電視台1998年廣告“標王”,愛多也借此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電器品牌。

但是好景不長:此時企業業務迅速擴張與資金緊張的矛盾開始顯現,愛多開始走下坡路。1999年,該公司存在的問題日趨突顯。人們注意到,愛多在中央電視台的5秒標版廣告早在當年2月份就已經停播。到3月1日,其15秒鍾的形象廣告也停播。2003年愛多公司總經理胡誌標以票據詐騙、挪用資金、虛報注冊資本金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罰款65萬(據有關媒體報道,後來改為判刑8年,罰款20萬)。雖然愛多公司的巨大廣告投入極大地增加了其運營成本,但這並不是其倒閉的決定性因素;它倒閉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其中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財務問題。

愛多公司的廣告攻勢獲得成功以後,其業務迅速擴張,而這與該公司資金緊張的狀況產生了矛盾。更致命的是,該公司還拖欠三角債,如拖欠供應商原材料費,向代理商預收代理費。這樣一來,愛多的負債迅速上揚。根據中山市鄉鎮企業局的統計,1999年,愛多公司的所有資產加起來是2.2億,負債是4.15億,資產負債率是188%,資不抵債達1.95億,也就是說,該公司所有資產全部變現用來償債後,還拖欠債權人1.95億元。很多企業和銀行打過交道,知道在申請貸款時,銀行一般要求其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若高於70%,銀行將拒絕發放貸款。可見,愛多公司的財務狀況實在不容樂觀。

後來,在供應商、代理商不斷催款的情況下,胡誌標明知其銀行賬戶資金不足,仍采取了開空頭支票的辦法。我們知道,一般支票的兌付期限都是10天,而愛多公司開立的支票期限長達3個月。即使這樣,由於資金緊張,空頭支票到期後仍然無法兌現。供應商和代理商們於是將愛多公司及其總經理胡誌標告上法庭,最終,愛多公司倒閉,胡誌標本人也以票據欺詐罪及另外兩項罪行被判入獄。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不懂財務的“標王”鋃鐺入獄的事情?

從社會背景看,中國民企遇到的困難中,最嚴重的融資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銀行對於民營企業的貸款控製比較嚴格。在銀行看來,民營企業規模較小,信用度比較低,贏利前景也不樂觀,再加上實際操作上的一些問題,因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嚴格控製。

可以說,中國的民營企業沒有正常的融資渠道。這種不合理的金融管理體係嚴重地製約了民營企業的正常發展。

而更重要的一方麵是胡誌標缺乏財務管理方麵應有的知識,致使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188%,真是“無知者無畏”。據有關媒體報道,隻有高中文憑的胡誌標目前正在監獄中自學財務大專課程,開始注重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也許忽視財務的慘痛教訓對他來講太大了,商界奇才的不幸遭遇令人扼腕痛惜。

提起科利華公司,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大家可能對這件事還記憶猶新:1998年,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則廣告:著名導演謝晉手持一本書,意味深長地說:“讀了這本書,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這本書就是《學習的革命》,是上海三聯書店引進的一本外版圖書。當時,科利華公司總裁宋朝弟偶然看到了這本書,就決定立即動用大量資金對該書進行全國性宣傳,於是上麵的廣告也就應運而生。

科利華公司通過大手筆的運作,使《學習的革命》一書銷量高達幾百萬冊,創造了中國圖書市場前無古人的奇跡,該公司也因此獲利頗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