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寧康的注意力回到了我這邊,她問:“你們聊什麼?”
不知為何,大概是在這樣熱鬧的氣氛下,我完全忘記了我與她的爭鋒相對,我調侃道:“我在同吳公子討論,公主將來長大了,會嫁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她似是沒想到我會這樣說話,雙頰漲紅,瞪了我一眼,沒有說話。
這場遊街,我們從午時一直遊到夜晚。先遊了幾條熱鬧的商販街,買了各自喜歡的一些小東西,而後上茶樓看戲,再後來,上酒樓去吃宴席。熟悉的,不熟悉的,在這一場遊街上,都暫時忘掉了煩惱,隻享受當下。這場遊街好到,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實的。好到,我都不想再回皇宮了,不想回到那個我每時每刻都需要警醒,連生氣和哭泣都要算計,如在夜裏潛行的地方。惆悵畢了,我忽然發現,原來我不僅無心,不僅謹慎膽小,我還極能算計。
我特別不舍,可盛席華宴終散場,晚時,皇帝遣李公公帶人來接我和寧康。
臨走前,我趴在二哥懷裏狠狠的哭了一場,已經不敢期待他能帶我一起回梧桐縣了。但,進入黑夜之前,總要先把自己此前身上的情緒都卸掉,才能煥然一新,重新作戰。
回皇宮的路上,我瞧見糕點店還在開張,便順手給皇帝買了一袋回去。我在自己買的小東西和寧康買的東西裏麵挑了挑,最後挑出一個玉飾和一個扇麵。同寧康道:“這兩個,便給你父皇好了。”攻人先攻心。
寧康並不反對,反而覺得我的做法頗合她意,在我麵前展了笑顏。
收到我們的禮物時,皇帝略感意外,但他也隻是將禮物接過,放置一旁。我知道,皇帝的內心有一堵很深的牆,就如銅牆鐵壁一樣,很難打通。這於我的行事十分不利,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回到皇宮後。我、皇帝、寧康又回到了宴會之前的那種生活狀態,皇帝批改奏折,我和寧康在一旁習書,和諧地像一家三口。
經曆那場宮宴後,後宮的娘娘們開始對我不友好起來,因此我待在寧康宮的時間極少,深怕他們跑到寧康宮來找我麻煩。以前,是寧康拉著我,而現在,是我一早拉著寧康往皇帝的書房走去,不到絕晚,我不會回寧康殿。當然,我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盡我所能,挖出皇帝書房裏的所有秘密,十五號那日,我便會再次與王青會麵。但這些,是絕不能讓皇帝和寧康知道的。因而,當他們問起我最近為何這般用功時,我的答案永遠都是:“後宮的那些娘娘們太難纏了,我隻能躲在這裏,能躲一會是一會。”
寧康知道這是她自己惹出來的禍,所以不好意思反對,隻能任由我;而皇帝,因為這些事都是他的後宮娘娘們惹起來的,所以他也不好意思責怪於我。因而,他們偶爾有離開禦書房的時間,但我卻時時守在禦書房裏,看準時機,翻找那些埋藏在角落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