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因為矜持,女人更多些淡定從容(1 / 3)

第六章因為矜持,女人更多些淡定從容

無論麵對什麼,她們總是淡定從容、不卑不亢。懂得矜持的女人,必定是一個懂得自尊、自重、自愛與自強的女人,她不會過多地打攪別人。無論是言談還是舉止,那種拿捏精準、不露痕跡的分寸感,讓與之相處的人如飲甘露……好,心態令女人生輝

我們的性格決定著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心態決定我們為人處世的姿態,我們對待事物的姿態也決定著我們的狀態。

如果你畢業於名牌大學,滿懷著憧憬和夢想走入社會,可是用人單位安排你做理貨員,隨之而來的是生活的平淡。你會一直期待調整工作,將自己的學識與才幹留給自己夢想的工作崗位,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等來等去,夢想會慢慢模糊,心態也隨之慢慢消極起來,甚至對工作產生了厭倦,自然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荒疏了。

可是相同的經曆,你如果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首先立足於自己的崗位,把抱怨換作鑽研業務,自覺鞏固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你會在不經意間展示給眾人優秀的一麵。那麼,無論你是一名普通文員,還是一名高級主管,都會很出色。你也會在你的工作中脫穎而出。

矜持的女人經常用向上的、樂觀的態度對待自己,這種內在的品質令她們在生活的每個環節散發著光彩;機遇也理所當然的垂青於她們,使她們體現自己的價值,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矜持的女人不會漫不經心地對待自己,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她們不習慣被動,更習慣主動地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她們知道在今天這樣大發展的時代裏,消極的心態,被動的行動,後果是岌岌可危的。我們在生活中,也許平淡無奇,也許大材小用,但是,每一天都是我們展示才華的舞台,用積極的心態,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堅持不懈,在某一天,我們會發現昨天才是我們今天飛向夢想的跳板,是我們實現人生的基石。

每一天選擇積極的心態;每一天選擇熱愛自己的生活,我們的青春歲月會因自己而精彩。

播種心態,收獲思想;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我們親人最希望看到我們健康開心,其他的功名成就都不重要。健康開心是生活中一切的基礎。矜持的女人,她們的快樂很簡單,似白雲般純潔,似香茗般清香,如夜空般寧靜,如朝霞般絢爛。她們隻是用微笑麵對一切,微笑的恬淡,微笑的自信,微笑的執著,甚至傳染了她們身邊的每個人,讓身邊的每個人都感到生活的輕鬆和愉快。她們的微笑沒有成本,卻能創造價值,因為微笑讓她們不再畏懼麵前的艱辛和磨難,令她們顯得從容不迫。

要麼駕馭生命,要麼被生命駕馭,這決定於我們的心態,積極的心態讓歲月生輝。

小薇在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公司去應聘,在最後~輪麵試中總經理對小薇說: “雖然你的表現很出色,但我們仍然不會聘用你。”此時小薇有些意外,但她清醒地意識到應該保持風度, “沒關係,我可以再到其他公司試試運氣。”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回去後會想到什麼?”

小薇坦然地說: “首先想這次失敗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下次一定成功。”

“好了,我們現在決定聘用你,因為我們就是需要善於總結教訓、敢於承擔失敗的職員。”

僅僅幾個月後,小薇便成為這家公司的高級經理。

小薇能夠獲得公司的崗位,是她積極的心態打動了總經理,也正是總經理所想要的。積極心態是矜持的女人成功的首要條件,是她們思考問題的方法。矜持的女人通常是積極的思考者,她們積極思維、喜歡接受挑戰,開始她們就成功了一半。小薇的故事就驗證了這一點。 一個女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不能憑借物質狀況,因為錢不能完全代表幸福;雖然經濟拮據一些,卻未必不會幸福。歡樂與痛苦,都是心態所造成的。懂得生活快樂的女人,會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

無論我們生活有多糟糕,都要有積極的心態。在陰雨霏霏過後總是晴天麗日,積極心態幫助我們超越恐懼、自卑、膽怯、氣餒;積極心態幫助我們不怕失敗;積極心態幫助我們擁有健康的精神與信念,永葆魅力的資本,積極心態會讓我1門受益終身。

1993年一個女人獲得金棕櫚獎,一位唯一獲得金棕櫚獎的女性,來自新西蘭的女導演簡·康萍,她執導的《鋼琴課》獲得金棕櫚最佳影片獎。

簡·康萍讀書期間便拿起攝影機,拍下她的第一部短片《薄紙》。那時簡·康萍便有了成為一名電影編導的夢想。

1981年簡·康萍憑借電影編導方麵的天賦,考入澳大利亞電影電視學院。簡·康萍在取得電影編導專業學位後,在澳大利亞女性電影公司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編導電影短片。1986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授予她導演的短片《剝果皮》。女性成為簡-康萍每部電影裏的主角。簡·康萍用她的冷靜、細膩和十足的個性,將女性的喜怒哀樂真實地進行描述。

簡·康萍自幼保持真我樂觀的心態。藝術學院出身的她追求積極,樂觀。她總在空閑時間裏,用積極的心態觀察周圍的一切,喜歡積極地記錄周圍的一切,寫、畫、想,讓她在積極的思考中不經意閃現靈感的光芒。寬以待人也要寬以待己矜持的女人常說: “寬以待己——自己舒心;寬以待人——自己快樂。”

矜持的女人在生活中對他人,有著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她們對於自己,同樣也賦予理解和包容。無論什麼原因,我們都沒有必要每天讓自己和他人感到緊迫。隻有理解自己,才能善解他人之意,體諒他人之心。

常評價他人“人不錯,就是……”,這樣的人常是嚴於律己的人,這種人對自己要求較高,工作效率也較高,就是不太容易親近,難以成為親密的朋友。

人非聖賢,當我們情緒或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宣泄。隻是矜持的女人會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到時間、地點及宣泄的對象。因為矜持的女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首先是愉快的體驗,所以,她們強調善待他人,同時也善待自己。她們想在生活中唱出快樂的歌兒,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是快樂的,包括自己。

我們沒有必要盯著別人的錯誤不放,誰都犯過這樣那樣所謂的錯誤,我們要學會包容、理解和原諒,再給別人一次機會,給予足夠的信任。

常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矜持的女人卻說“寬以待人,也寬以待己”。

小榕新婚的房子鋪的全是實木地板,擔心走路的聲響會吵到鄰居,小榕特意預備軟底拖鞋;新房不隔音,小榕會在晚上9點就將電視聲音降到最低。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畢竟小榕時時刻刻都在替鄰居著想,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樓下的鄰居上來拜訪,兩家人經常一起郊遊、聚會,鄰裏關係相處得十分融洽。小榕常笑著說: “寬以待人,也就是寬以待己呀”。

心胸開闊,寬容的人無論別人怎樣評價,始終都是快樂的,人生才會無憾,因為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繹的就是自己的人生。

慧慧在跨國公司做文員,收入不低,作職業經理人的丈夫同樣出色,事業家庭都很成功。可是慧慧卻沒有大家想象得那樣春風得意、無憂無慮,因為她的苦惱是沒有朋友,她的朋友總是交一個,丟一個。因為慧慧和人交往時,總是不經意地壓抑自己,聚會時會因為她冷場,因她出現的尷尬局麵時有發生,慧慧始終也沒有一個能夠推心置腹的朋友。沒有朋友、缺乏友誼的生活,如同狹小的牢籠,影響到慧慧的自信。

慧慧能很好地和同事、上司溝通、交談,一旦交談的對象變成“朋友”,慧慧就開始手足無措。慧慧對自己的形象、言辭過度關注,總是懷疑自身不夠完美,審視自己穿著是否得體,對交談對象的反應過度敏感,為自己不經意的失誤感到焦慮。同時,她也會這樣嚴格地要求對方。其實,慧慧如果能克服苛求自己和別人的不足,轉變自己的心態,放鬆心情,先寬以待己,再寬以待人,她也能愉快地和朋友們談天說地。

經常聽到這樣誇獎別人: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矜持的女人對這句誇獎的話很不以為然,對自己都很嚴,他怎能寬以待人?

雍正十分嚴於律己,據記載這位“真命天子”對自己要求嚴格,以致要求自己每天要批多少斤的公文,從晝到夜。唐國強飾演雍正的時候,看完雍正的資料後感慨地說: “雍正其實是自己把自己活活累死的。”

這位嚴於律己的雍正皇上待別人又如何呢(7史學家下出的定論是——刻薄寡恩!我貴為天子的皇上尚且如此努力,底下的臣子如稍有懈怠,理所應當地殺無赦。

矜持的女人“寬以待己”是有原則的。事情做錯了,不能因為深知其中的客觀原因,就不樂意深究主觀差距了;事情做不到,不會把原因歸咎於自己的先天不足,不會因為所謂先天的“不可抗力”因素,就原諒自己。矜持的女人知道這種“寬以待己”是對自己的放縱。 矜持的女人有自己“寬以待人”的道理:如果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完美得像上帝一樣,這個世界上隻要有一個人就足夠了。我們對別人,理應推己及人。“寬以待己”,推己及人,我們對別人也要寬。

寬以待己不是放縱自己,給自己留有適當分寸的空間,讓自己能在寬鬆的環境下進步。待己寬厚了,推己及人,對別人也就能夠寬厚了。別讓你的熱情十分滿

矜持女人的那份熱情似乎永遠不會過於熱情,她們的熱情是讓自己內心中感到一些輕鬆和愜意。矜持的女人說,我們不可能一直在激情裏,特別是在感情方麵,在三分鍾熱度後或多或少都會進入相對的低迷。

在我們戀愛開始的時候,都會持續處於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狀態,對方的一言一行無不讓我們期待與之朝夕相處,期待在下一分鍾見到他。這隻是我們對自己期待的愛情產生了依賴。

當我們莫名其妙的興奮持續太久,突然麵對冷漠的對方,才知道自己過於激情、太過幻想。激烈的愛情表述,會讓對方接受不了這樣的強烈,而我們則對對方的冷漠產生強烈的不滿。於是,雙方之間的爭吵發生了。

當我們一遍遍地重複著爭吵,不覺疲憊。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知道這是一種痛苦,我們又將如何解決?

我們不要過於強求他人,強求他人也同我們一樣始終以激情麵對生活。我們一定要認清這一點。我們在物質方麵懂得知足,精神方麵我們也應該懂得知足。

甜蜜的愛情不能彌補濃濃的親情。矜持的女人說: “適當地表達感情,學會控製感情。不要讓自己對於別人的愛戀成為一種負擔。”

王先生和一位女生談戀愛。半年裏他們僅限於一起散步、聊天,相處得很融洽。可在最近的一次約會中,在王先生的公寓裏,王先生隻是吻了她,她竟然興奮起來,直接脫掉了上衣。麵對她熟練的動作,王先生甚至擔心對方會提出性要求。當她果然提出性要求時,王先生拒絕了她,也產生了擔心,尤其當她說: “怎麼這麼古板呀。”王先生無法理解他的女朋友,最終他們以分手而告終。

矜持的女人對此的結論是:感情像吃飯、喝水,自己一定要適度地控製量,否則會讓自己無法控製。如果自己隨意地表達感情,在別人的眼裏就不一定是在表達感情。適度是最重要的。

自己心裏清楚自己的那份熱情,但不要過分表現熱情。

不要認為熱情就一定獲得好感,有時,別人遠離自己,恰恰因為自己太過熱情。

一對夫婦的感情一直很好。結婚時間長了,夫妻間的感情歸為平淡。當丈夫有事情需要向太太“請假”時,便會表現出熱情如火。這樣時間長了,太太就形成這樣的印象:隻要丈夫對自己熱情時,就一定要“請假”了。

一天,先生突然對太太說: “親愛的老婆!你真的非常能幹,烹調技術越來越高,把家治理得也越來越井井有條。我真幸運,娶了一位美麗能幹的太太!”

先生說完,太太卻隻是輕描淡寫地回應: “別說那麼多好聽話,明天有什麼事?又要晚回家?直說好了。”

先生奇怪地說: “什麼事情也沒有啊!你怎麼想的?真心實意認為你好,我是從心底裏對你讚賞呀。”

“花言巧語,”太太一臉的不屑“隻有你要‘請假’的時候,你才會說這些言不由衷的漂亮話。”

先生終於明白了,是自己以前的表現使得太太產生誤解。

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一旦對方過分熱情,且超過一定程度,我們心裏自然會打上問號: “他到底要做什麼?”

這是我們的普遍心理,不僅與熟悉的人交往如此,陌生人交往也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