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三年積累,毀於一旦(1 / 3)

從公子府出來,苟變邁著六情不認的步伐,而公孫鞅一臉無趣的走在他身後,他就不明白了,邊子白身邊的人怎麼都變了,好像隻有自己變化不大。

他也不知道自己該慶幸,而是該懊惱,生氣。

大王?

這種吹捧到讓公孫鞅麵紅耳赤的獻媚之語,竟然在苟變口中說的如此的自然。不得不說,公孫鞅被苟變著實惡心了一把,人這麼可以這麼無恥呢?

可實際上,魏擊聽了還挺高興。‘國君’、‘君上’,這個稱謂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諸侯們對身份的稱呼了。大王,卻非常得人心。同時也預示著周王室已經徹底被諸侯遺忘了。如今的周王,似乎連‘尊王攘夷’的價值都沒有了。

苟變並不是第一個稱呼魏侯為大王的人,實際上,之前秦國被魏國打到喊爸爸的年月裏,就曾經上表魏侯,進爵大王。可惜,當時魏侯沒有答應。不答應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麵,秦國太弱,喊出來的口號不夠響亮。如果是齊國,楚國,提出要求,強烈要魏侯進爵為王,恐怕當時的魏文侯就不會這麼想了。

很多年以後的徐州相王就是如此,魏國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實力還有。兩個強國之間的國君互相吹捧了一陣之後,決心進爵為王。

但是私底下就不一樣了,真要有臣子五體投地,恭恭敬敬的對魏擊喊:“大王!”

魏擊心裏多半會樂開花,然後佯裝嗔怒道:“成何體統!”

實際上,心裏美的跟喝了蜂蜜水似的,恨不得多聽兩句。

可如今的大夫們都是要臉的,也記得天下的王是周王,雖然周王已經成了一個二流諸侯都不算的小人物,但是周朝六百年國祚沒有飛灰湮滅,天下自然沒有第二人有資格稱王。至於說楚王?楚國自從將自己的國君爵位定為王之後,一直成為諸侯們的眾矢之的,諸侯們叫囂著楚王為‘偽王’,還將擊敗楚國的軍隊當成天下大義來看待。

不得不說,苟變的一句‘大王’讓魏擊心情大好,連帶著公子緩都覺得這種馬屁似乎很有前途,在精舍裏對父親魏擊道:“父親,不如您在下次盟會的時候,宣告天下為王,兒子以為,隻有王爵才配得上父親創下的偉業。”

“苟變不過是個外臣,他胡鬧,是有求於我。你也跟著胡鬧?不成體統。”魏擊雖然一口拒絕,但從他笑著說出口的語氣來說,還真沒有生氣,不僅沒有生氣,心頭估計還美滋滋的。他也忍不住多想,等到滅了所謂的中山國,自己是否該給自己一點獎勵?

稱王!

想一想就覺得興奮啊!

可萬一稱王之後,小夥伴們都不帶自己玩了怎麼辦?

要知道,春秋五霸頗有爭議,但唯獨齊國、晉國和楚國是肯定在其中的一個狠角色。可問題是,楚王,哼哼。曆代楚王隻能帶著長江流域的土鱉小諸侯瞎撲騰,黃河流域的諸侯壓根就不鳥他。如果楚王不是楚王,而是一個公爵國君,哪怕是一個伯爵,恐怕在中原諸侯中的名聲也不會那麼臭。

趙國。

邯鄲城。

普通百姓也感受到了一股緊張的氣氛,但是他們大部分都很茫然。戰爭?沒什麼可以擔心的,攻打根本就沒有抵抗能力的衛國,豈不是手拿把攥?

可是軍隊卻突然在城內開始緊張起來,很明顯的就是,街頭的盤查更加嚴厲了起來,一些來曆不明的人,要是沒有城內趙人可以作證,都被看押了起來。這讓很多邯鄲人以為宮廷內出了大亂子,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萬一龐爰麾下的大軍戰局不利,他們該怎麼辦?

大司馬府,趙穆終於接到了從陶丘趕來的信使,信使在路上太急著趕路,一路上都不曾休息,以至於說話都有些口齒不清,好在喝過一些水之後,緩和了一些。

“陶丘城破?什麼時候的事情?詳細情形,還不快快道來?”趙穆聽到這個消息,心頭頓時咯噔一聲。陶丘的守將鐮倉,不是平庸之人,可以說有勇有謀,當然相比其他師帥而言,真要統領大軍,恐怕能力上還是非常欠缺的。可是讓他想不到的是,這家夥竟然連守一個陶丘就能將城邑給丟給了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