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暗子複活(2 / 3)

想到這裏公孫鞅這才誠懇道:“大司徒不用懷疑,下官以官身作保,將主不會有任何冒功之嫌。我軍大勝已經發生。而且大司徒你可知道,如果兩日後俘虜沒有押解到鄴城,我等衛臣子自然丟臉,可是上軍呢?將主絕對不會為一個謊言而舍得將自己放在絕境的人。”

“沒錯。”說到邊子白的性格,子南靳終於相信了軍報上的內容。畢竟,比趨利避禍,年輕一輩之中恐怕沒有人比得上邊子白。這家夥給人挖坑會很起勁,但是給自己刨坑,從來沒見過。

“如此說來,我大衛是否可以準備著手和趙國談判?”

子南靳想到的問題確實應該考慮,但是在公孫鞅看來,才六千人,就覺得趙國會退兵顯然不太可能。而他對戰爭的走向也無法判斷,隻能委婉道:“不如讓苟副將來鄴城之後再議吧?畢竟趙軍情況如何,我等都無法判斷。如今需要大司徒起草一份奏章,在苟副將抵達鄴城之後,確認戰果發往帝丘,此事隻有仰仗大司徒之威望才能讓君上相信。”

“也對,就這樣吧。”子南靳點頭認同道,他並非是問計於公孫鞅。而是找個人問一遍,然後堅定自己的想法。

而苟變無疑是最好的解釋人選。

在邊子白還在前線的情況下,苟變作為上軍副將,其判斷自然要比兩個在後方的文士強很多。而且苟變最快明天下午就能抵達鄴城。早晚一天的時間,對於子南靳來說等得起。唯獨讓他擔憂的是借兵,借兵的對象自然就是公子緩。

可是想到公子緩的瞻前顧後的心思,子南靳也不太看好。但邊子白打了勝仗,他這個監軍自然也有一份功勞,而且功勞會很大。於情於理,不該讓邊子白失望不是?

想了一陣,子南靳對公孫鞅說道:“明日跟我去公子緩府邸。”

公孫鞅聞言,欣喜不已。他似乎可以看到被譽為法家集大成者的李悝窮其一生的著作——《法經》。這部巨著他想了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有時候甚至想自己幹脆拋去在衛國的一切,投靠到魏國的哪位公子門下,或者朝堂巨擘門下,潛心學習《法經》。可惜,他如今不是一文不值的小人物,而是在衛國也算是有名有姓的大夫階層的一員。就算是他豁出去了,誰會收他當門客呢?

就算衛國的國相,招收一個其他諸侯的中大夫當門客,誰敢怎麼做?

這不是和魏侯搶人才嗎?

同時也打魏侯的臉麵啊!

且不說鄴城的子南靳興奮中帶著一絲安然,他還以為戰爭快要結束了,他可以舒舒服服的回到帝丘過新年。

可是他哪裏知道,大野澤伏擊戰,不過是這場戰爭的開端,而不是終點。甚至說,這場伏擊戰之後,衛國和趙國的軍隊才開始了真正的較量,之前馬邑的攻城戰,不過是一場大幕拉開之前的開胃菜而已。

陶丘。

距城五裏之外的一個小村落附近,多了一群可疑的人。

裝束上倒是平常和趙人沒有區別,而且所做的事也是冬日裏人們都需要忙碌的事情,砍柴。但是如果仔細看他們的話,這些人的年紀都在二十左右,臉上還帶著警惕的樣子。一般就算是和平時期,村子裏也不會是年輕男人出去砍柴,因為冬日裏是狩獵的好季節,這時候的野獸皮毛又厚又濃密,是狩獵的好季節,一張鹿皮就能夠賣上不錯的高價,足夠一家人生活一個月的開銷。年輕人都去狩獵了,留下來照顧家裏的日常生活的都是健壯的女人和半大小子。而砍柴這種累活,自然由半大小子包了。

可惜,戰爭期間,很多村落都已經變得蕭條起來。村子裏的男人大部分都被征召,就算是留在了村子裏的人,也多半是女人為主。好在他們距離村子比較遠的林子裏,裝作作樣的砍柴,卻從來不見他們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