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老夫又醉了(1 / 2)

馬蹄急促且有力的踐踏在堅硬的路麵上,坐在車上的公孫鞅有種還在釜中炒豆子般暴躁,忍不住心中感慨一下人生:

自己以為這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大夫級別的官員,然後擁有一輛裝飾華麗的墨車(大夫的車駕,漆以黑色,稱為墨車),沒想到才在帝丘不到兩年,人生就圓滿了。

唯獨不如意的是,他為了這輛車拉下了不少饑荒。

顛簸了一陣之後,公孫鞅在車了打了一個嗝,似乎想起了一些什麼,可什麼事讓他覺得有點沒找沒落的,但就是想不起來。

突然……

他看著野外的狂野,似乎想起來了,好像是陷馬坑。這幾天他也找不出什麼好的防禦辦法,挖壕溝的話工程量太大,平邑城內的軍民都不太樂意。再說了,圍著平邑挖一圈深一丈多,寬至少要四五丈的壕溝,夠他在平邑折騰一年了。可是他想過在平邑呆上一年嗎?

在平邑的日子,他一天都不想呆了。

怎麼可能在平邑開啟如此好大的工程?

陷馬坑是唯一工程量很隨意,想挖就挖,想停就停的工事。唯獨讓他覺得有點不安的是,挖坑隊伍有點脫線,似乎自己也搞不清楚那片區域挖了,那片區域沒挖。當然麵朝鄴城一麵是不用考慮的,自然也不會去挖坑。可萬一最後上軍的騎兵回到平邑的時候……倒時候仗打完了,萬一自己這個軍法司馬也卸任了……後果不堪設想啊!

公孫鞅隻能祈禱平邑守將紀鄺機靈一點,提點一下毛單,要不然真要闖禍了。

一路上可以說是憂心忡忡的趕到了魏國在三國邊境的重鎮——鄴城。說起這座城邑,就不得不說一個曆史名人,西門豹。鄴城就是在他的手裏發展起來的一座富庶的城池。以商業和農業聞名,同時也是魏國的第三大城邑。是魏國東部的重要軍事重鎮。長年駐紮重兵,直接麵對的防禦對象就是距離其不到二百裏的趙國新都城——邯鄲。

衛趙之間的戰爭已經開始,鄴城也進入了緊張狀態。最突出的就是城門盤查的士兵多了,出入的馬車不太方便了。

不過,沒有衛國的平邑等地來的緊張。城內每日還會有不少百姓出城去砍柴,往來的商人不停的從各地運送糧食到鄴城,期待戰爭可以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利益。

在城門口,公孫鞅的馬車被攔住了。

要是以前,一輛墨車的出現是不會引起衛兵的注意。因為盤查一個大夫的車輛,最可能的結果是被大夫身邊的奴仆暴打一頓。還不如盤查商人的牛車來的油水多,還能充一把大爺,過一把癮。

但是眼下是戰爭時期,城門的士卒被要求往來車輛都要盤查。於是,公孫鞅也在盤查之內,甚至他拿出衛國的官員身份都沒用。其實不僅沒有,還有副作用。要是魏國本國的官員,士兵這種底層的身份根本就不敢盤查,可是他國的官員就另當別論了。至少衛國的大夫就不敢欺負魏國的士兵,這是一條鐵律,要是運氣好的話,車上有女眷,識相的家夥應該有所表示。可惜,在當官這條道路上,公孫鞅一直是愣頭青,他連底層士卒的用意都沒有搞清楚,就嚷嚷出自己的身份:“某是衛國上軍司馬,來鄴城商談軍務,爾等也敢阻攔?”

“這是城守府的命令,我等也是奉命行事。”衛兵表示寸步不讓。

這關乎到體麵,公孫鞅不得不據理力爭一番。

可是看守城門的魏國士兵根本就沒有看他,甚至對衛國這個盟友也表現出很不屑一顧的態度:“衛國?你們是在和趙國交戰,可誰知道你們能堅持多久?一天,三天,還是一個月?最終還不是需要魏國出兵幫你們嗎?更何況,鄴城距離趙國邊境不過幾十裏,萬一你是趙國的奸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