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戰俘問題(1 / 2)

“先生,趙廣雖然是趙軍副將,但他是趙氏族人,想要讓他投靠並不容易。再說了,他已經被俘,對於上軍來說,價值真的有那麼大嗎?”

“趙廣啊!這個人不算太重要,但是想要讓趙國的俘虜不鬧事,這個人是不錯的選擇。”邊子白開口道。

“殺了不好嗎?”

“哎……是不是太殘暴了?”有時候,邊子白發現自己和公子虔真沒辦法溝通。中原諸侯作戰,很少坑殺俘虜,主要原因就是打仗是國君的意誌,但大家都是周王的臣子,屬於內部矛盾,動不動就把事情做絕,肯定不行。

公子虔在私下裏對邊子白的稱呼是先生,當然這和‘大人’、‘老師’、‘長者’之類的稱謂差不多,都是一種尊稱。之所以他會這麼稱呼就是為了彰顯對邊子白的尊重,和對邊子白掌握的才學的敬仰。

尤其是他還有在邊子白門下繼續求學的意願。

當然,公子虔的求學經曆很坎坷。至少和孟軻、孫伯靈相比是如此。孟軻是年紀太小,沒有定型,他想要學的東西,隻要邊子白懂,他就會教。但不能說邊子白教的很認真,更多的是情況是邊子白給孟軻開拓眼界的方式。博聞,卻不要求精通。

但是孫伯靈就不一樣了,隻要孫伯靈願意,邊子白是傾囊相授,沒有任何遲疑。就憑借這個特權,苟變就羨慕到紅眼病晚期。他也想這樣,可是邊子白卻說了,隻限於《吳子兵法》殘篇的內容,他能悟多少,就算多少。就算這樣,苟變和公子岐發現自己在行軍打仗上,尤其是在帶兵訓練謀劃上都有突飛猛進的進步。這種進步卻沒有給他帶來欣喜,反而是憂愁。因為他在戰爭結束後,邊子白對他的教學就結束了。之後他能夠達到什麼高度,就全看他的悟性了。他們連個屬於邊子白門下第一個速成班的學員,而且還是同期畢業的那種。

而當趙軍騎兵覆滅之後,苟變發現,戰爭快要結束了。邊子白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超出了衛國君臣對他的期望。國君姬頹當初在出兵之前就表示過,打敗了也不要緊,隻要人活著,衛國府庫可以贖買被俘虜的衛人。因為沒有人覺得就憑借衛國的實力能夠戰勝強大的趙國,失敗才是最應該發生的結果。但是如今,邊子白用一場平原伏擊戰,就讓趙軍的實力大損,隻要馬邑能夠守住,趙軍退兵不過是時間問題。之前,或許馬邑搖搖欲墜,難以堅守的樣子。可是當趙軍對麵出現一萬衛軍的時候呢?

龐爰肯定會擔心腹背受敵的絕境。而且,上軍已經徹底斷絕了趙軍的糧道,龐爰就算是不想退兵,也隻能退兵了。

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被逐出師們,苟變的內心就一陣刺痛。

如果在邊子白的弟子中有個比較的話,他竟然拍在苟變的後麵。要是公子虔腆著臉去問苟變,在邊子白門下求學的經曆。苟變會先是猶豫一陣,然後期期艾艾道:“就感覺像是後娘養的。”

這年頭對男人很友好,沒有什麼一夫一妻製,更沒有因為納妾而家宅不寧的雞飛狗跳。甚至官府會因為男人娶不上老婆而從適齡女青年中選取之後給男人。這等幸福事,各國的國人都在享受。就連衛國也有相同的政策。不過,這時代的男人很累,他們需要承擔的責任也同樣巨大。徭役就不說了,營造城邑,宮殿,甚至國君死了,營造墓葬需要大量的民夫,而民夫隻能是男人。同時還有被編入軍隊,去打仗的危險。加上賦稅。先秦的男人很不易,基本上都有英年早逝的大概率。

雖說世俗不限製男人有多少女人,但家中的主母隻有一個。這是無法改變的規矩。後娘顧名思義,隻能等主母死了,才有機會進門,或者從其他女人之中被抬舉,於是後娘這個身份多少有點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