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邊子白就那麼簡單?”龐爰很多話都不想說,因為對他來說,這些話都是猜測,萬一要是誘導了部下,就會產生一些列的效應。想要消除就難了。
“將軍難道有所高見?”趙廣滿不在意的問道,在他看來,邊子白不過如此。這家夥仗著楚王後裔地身份,也就能在衛國招搖撞騙,遇到個不靠譜的衛公姬頹。要是來趙國,看看還有沒有這家夥的安身立命之地?
龐爰笑道:“你別小看他,他能夠獲得衛公的信任,在衛國朝堂上獲得支持。本來就有一定的才幹才行。至少排兵布陣的辦法不少,在推演之中肯定非常出色,要不然衛公姬頹也不可能將上軍,連帶著平邑到戚邑,還有馬邑等戰略要地都托付給一個毛頭小子。你應該清楚,這些城邑加起來,足足有半個衛國之大。衛公有信任的兒子,也有心腹重臣,為什麼最後讓邊子白脫穎而出了呢?他是年紀小,但年紀小並不代表著不行!”
趙廣覺得龐爰有點杞人憂天了,或者說龐爰不相信自己的實力,連一個邊子白也對付不了,不服氣道:“或許衛國想著拉攏楚國,才予其高位。畢竟君上略施小計,將五萬魏軍困在中山境內,衛國失去了魏侯的支持,麵對強大的趙軍,不得不尋找盟友。環顧周圍,除了楚國,其他諸侯沒有能力幫衛國。”
這是實話,但也是推測。畢竟韓國和趙國是盟友,關係還很牢靠。齊國一門心思想要和燕國死磕,當然更大的賊心是吞並燕國,加上齊國要出兵支持衛國,就要越過宋國和魯國。這兩個諸侯對齊國可沒有什麼好印象。
說是怎麼說,但實際上,趙廣也知道就邊子白的身份,就算是來到趙國,即便這家夥一點才能都沒有,也能獲得優待。
剩下能夠救衛國於水火之中的諸侯,就隻有一個楚國了。楚王熊臧不得人心,封君對其陽奉陰違。而當年陽城君等人被滅門,更是造成君臣不合的導火索。封君恐怕不太會聽楚王的話,而邊子白和平城君熊肥的關係莫逆,也不見得沒有這種可能。
對於任何一個諸侯國君來說,邊子白這種屬於引進人才,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大國的態度。是國君都要優待的對象,一個中大夫的爵位說什麼也少不了。
想到自己大半輩子的戎馬生涯,刀裏來劍裏去,麵對生死多次,也不過混到了一個中大夫的爵位,而邊子白才不到弱冠的年紀,就已經是一方大員,趙廣很不甘心。可惜再不甘心也沒辦法,誰讓他爹不是大封君呢?
龐爰從趙廣不屑的眼神中就看到了他對邊子白的忽視,他心裏也有點後悔,趙廣太目中無人了,不能說衛國兵力不強,衛國的將軍就一定不入流。他想著要是讓自己的兒子龐詡帶騎兵去,或許經驗不如趙廣老到,但至少不會像趙廣這樣輕敵。
可惜在軍中,主將雖然地位崇高,可以一言決斷。但畢竟龐詡是他的兒子,任人唯親,也是官場大忌,處於這方麵的擔憂,他才選擇了趙廣。
他微微蹙眉,隨即有點自嘲,似乎自己在馬邑受到了阻礙之後,對衛軍有了一些本能的警惕,可實際上衛軍並不強大,馬邑的衛軍甚至連城牆都不敢出來。但必要的警告還是少不了:“趙廣,你不要小看邊子白,此人雖然崛起很快,但是他自從戰爭開始之後,在戰局絕對不利的情況下,還能夠沉住氣,選擇按兵不動,就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