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把龐氏往火坑裏推嗎?生下孩子該姓誰都不知道,留著是個禍害;不留是條思路。
至於要在公子重麵前尋求表現,龐爰更是滿不在乎,在他看來,公子重不過是公子之中的失敗者,雖然他是太子之後唯一被重用的公子,很可能在太子登基之後,被立為國相。但是身為公子,國君的繼承人之一,失去了爭奪儲位的戰爭之後,就失去了一切。而龐爰是趙國帶兵將領,也是國之重臣,投靠一個失敗的公子,哪怕最後公子重真的成了趙國的國相,也絕對不能和這個人走的太近。統軍將領和公子相近,本來就是國之大忌,對於國君也好,儲君也罷,絕對屬於不識抬舉的一類人。此舉不僅僅是害自己,連帶著把公子重都可能害了。
自己的兒子怎麼會生出如此愚蠢的念頭?
這讓心頭的怒火一下子被勾搭起來了,臉色陰沉道:“我龐氏立足於朝堂之上,不是因為我龐氏攀附權貴,而是因為我龐氏在戰場的戰功。這一點,我要你記住。另外……”
“公子重還不配我龐氏投靠。”
作為統兵大將,隻得投靠的人隻有一個,國君。除此之外,在特殊時期,太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就趙章的折騰勁,趙國的重臣們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這家夥活不長。哪裏天天醉酒遊戲在宮中美女之中的國君會長命百歲的道理?這不是扯嗎?
要不是趙章的年紀實在不算大,估計趙國的重臣們都開始要私下裏謀劃國君薨斃之後的戰隊了。
這時候投靠太子自然是一個不錯的政治投資,但是龐爰也有自己的苦衷,太子不喜歡龐爰,對太子來說,他可以選擇的人很多,龐爰之前一直在邊塞,很少有機會接觸太子這是一方麵。同時,趙氏宗族有不少能力出色的子弟,能夠取而代之,這是另外一方麵。其次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不會太信任一個父親趙章提拔上來的將軍,用自己身邊的人豈不是更加安全?
可以預見,趙章死後,太子登基之後,龐爰失寵是板上釘釘的事。
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已經開始著急了起來。尤其是聽到跪在地上的兒子低著頭,羞愧道:“孩兒讓父親失望了。”
龐爰心頭的苦澀就更加重了起來,甚至感覺有點對不住兒子。
冬日落水,就算是體格強健的勇士,也有可能落下病根,甚至會爆發一場大病。而這一切都是龐詡必須要承受的壓力。將軍難免陣前亡,這才是龐爰最為擔心的事。可以說,將門無法選擇自己的死,這是源於宿命的詛咒,任何一個將領都恐怕難以逃脫。
如今,他已經老了,他似乎更希望看到兒孫無憂無慮的活著,而不是為了所謂的家族榮譽,不得不拿命去拚,去賭。一旦失手,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慘劇。想到兒子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死在他這個當父親的麵前,就算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心痛。
想到這些,龐爰的語氣頓時緩和了一些:“身上的傷還好吧?”
龐詡微微一愣神,他從記事起,自己的父親就是一個嚴厲有餘,慈善毫無的鐵麵家主,他甚至可以很肯定的說,自己的父親這輩子都沒有在他麵前說過一句關心的話。可這一刻,如此反常,讓他也很膽戰心驚,還傻乎乎的以為父親對自己不滿了,梗著脖子開口道:“父親還請再給孩兒一次機會,孩兒之所以在馬邑城頭貪生,是因為不想讓父親看到孩兒成為趙軍的俘虜。隻要再給孩兒一次機會,就算是死,孩兒也要讓衛軍付出慘痛的代價。”
要是還一個人這麼說,龐爰肯定會大感欣慰。
畢竟手下的武將要表現出大無畏的勇猛氣勢,對於將主來說,絕對是他領導有方的體現。
可是自己的兒子要去尋死,還是在自己眼前尋死,這不是抽自己的臉嗎?自己剛剛表現出父慈子孝的好意出來,這混蛋小兔崽子竟然還敢忤逆!氣死老夫了!
尤其是這混蛋小子還錯會了自己的意圖,這讓龐爰氣地將書案前的文書掃落一地,大怒道:“滾,給我滾出去!”
龐爰好不容易流露出慈父的念頭,就被自己的蠢兒子擊個粉碎。
加上為將者鮮有好脾氣,頓時被氣個半死,要不是念在這小子剛落水不久,說不定舉起拳頭讓龐詡知道,忤逆老爹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