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大軍安在?(2 / 2)

而作為國君呢?

擁有中軍一萬多軍隊的實力,可是對戰國都百姓,基本上輸麵很大。

衛國也不是沒有遭遇過這等羞辱的國君,正規軍打不過如同烏合之眾的國人。究其原因就是,正規軍也是人,也是有爹生媽養,十月懷胎,十多年養育之恩,感念父母之恩的普通人。要是對陣的國人陣營之中有人喊道:“昌啊!我的兒……”

丫,過不過去?

身為人子,自然應該過去,怎麼可能用手中的屠刀去殘害自己的親人。然忠孝不能兩全,也不是讓人去殺父母。隻不過是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而已。不用喊第二聲,士卒多半會調轉武器,攻擊讓他們為難的國君。

這才是當年帝丘暴亂,衛公以失敗收場最重要的原因。讓兒子去殺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國君也想得出來。於是,增稅對於國君和卿大夫們來說,在其他諸侯可以做到,但在衛國,絕無可能。當然,適逢大難,衛國也不乏急公好義之士,廣散家財,招募青壯,組建私軍,用來抵禦趙人。而且,比例會很高,但這樣的軍隊有多少戰力,誰也說不好。

所以,衛國一旦失去戚邑,趙國的勢力不僅僅是擴張到了大河南岸,還將徹底破壞衛國的經濟和軍事割據,時間一長,衛國必然崩潰。

可見,這一次趙國給衛國的壓力,是全方位的壓力,從國君到每一個普通國人都深切的感受到了那種屠刀在頭頂隨時隨地都會落下的膽寒。

城守大夫的車很快就通過了平日裏擁擠不堪,如今卻給人一種冷清的戚邑主街。出了城門之後,直接撲向了碼頭。

在路上,康慶還在納悶,怎麼大軍還沒有看到呢?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的景象,對於衛人來說並不少見。經常有數萬大軍經過衛國去打仗,比如前些年韓國派遣三萬大軍去欺負齊國。最後的結果沒有人知道,反正韓人說自己打贏了,齊人說挫敗了無恥韓人的偷襲。各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可誰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而衛人當時在幹什麼?

看熱鬧。

帝丘百姓看到城外,呼啦啦,看著幾萬大軍過去了,嘩啦啦,又看著幾萬大軍回來了。而且這種機會還很多,據說城濮之戰的時候,晉國和楚國聯軍近百萬就在衛國帝丘附近駐紮,廝殺數月才有了結果,那才是真正的大場麵。

康慶雖然沒有多少才能,但他也是有見識的人。也見識過所謂的大場麵。可是說好的聯軍,怎麼就不見了蹤影呢?

碼頭附近的空地上,倒是擁擠著有不少戰馬,可是這和幾萬差距頗多啊!

沒有幾萬人的援軍,對衛人來說,能是援軍嗎?

他從自己的車上撐長了脖子,眯起眼睛,多次查看,最後隻能是失望收場。似乎,眼前的軍隊最多就是一個師而已,軍容……不整,這不是問題。反正康慶很沒誌氣的想到,秦軍肯定比自己的衛人強大。

可到了碼頭,康慶急不可耐的從車上跳下來,找到自己的小舅子,拉著對方質問:“天兵安在!”

“姐夫,都在呢?這可不少人啊!”

他小舅子就是看守碼頭的那個小軍官,看著秦人一個個人高馬大的樣子,心中感慨不已:“這才是軍隊啊!”

可沒讓他沒想到的是,看到就這麼點聯軍,康慶的心頭頓時涼了半截,這點人馬有什麼用?滿打滿算能有一個師嗎?而且都是騎兵,如今的騎兵可不是後來擁有高橋馬鞍,馬蹄鐵,戰馬騎士身上都是全身鎧甲的冷兵器之王,而是基本上在戰場上隻能快速移動的軍隊,僅此而已。攻擊也多半以弓箭為主,殺傷力並不算大。麵對精銳的步兵方陣,簡直就是找死的存在。

因為失望,康慶對秦軍的好感直線降低,甚至有點鄙夷的樣子。

亂糟糟的人和馬匹擁擠在一起,這也能是一支軍隊?

不過他麵前的恰恰是軍隊,還是秦軍最為精銳的軍隊。當然,這支秦軍的數量倒是真實的,隻有兩千人。加上因為水土不服生病的,各種小意外,兩千人恐怕都不到。

康慶的小舅子可不敢怠慢,他已經聽說了,這支秦軍的指揮官身份可不一般,是個公子。

拉著姐夫低聲道:“姐夫,這支軍隊可不一般。”

康慶眼前一輛,驚喜道:“難道是先鋒不成?大軍在後麵。”

公子虔被對方的冷落刺激到了,在他看來,這是對他的羞辱。目光頓時不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