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靈不舍的將陣圖配套的簡牘遞給了苟變,足足有三卷。
邊子白道;“就按照第一卷訓練。你們都知道,比兵力,上軍無法和趙軍相比,就算是收攏城防軍,加上臨時征召的青壯,滿打滿算也不超過兩萬人,但是趙軍可能會有五萬之多。所以,戰爭從一開始不會野戰。也就是說,上軍的戰場是被動的防禦。對於我們非常不利,這些情況你們都要清楚,但是沒有進攻的防禦,注定是不能持久。上軍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出擊,需要進攻,才能逐步改善戰場的主動權。”
“這個陣法,對於現在的你們來說,過於困難了一些。而且時間也不夠,不如這樣,先學簡單的,三人為一組,三組為一什,三什為一兩,三兩為一卒,為訓練目的。配合弓弩,長戈,盾,劍士,組建一個可以在戰場自保的小型陣法,用來保存實力。我可以保證的是,這個陣法練成之後,每一個對戰敵軍的士兵,都有左右兩個袍澤相助,行程一個短暫的三打一的局麵。但是這個時間在戰場上很短,不要想著讓士卒慢慢廝殺,因為趙人也不會心甘情願讓你們殺死。”
“至於最近幾天,你們的首要就是將如何製定三個士卒之間的配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對手殺死。首先我說一點,我不知武,更不擅武,我無法給你們在士卒配合的情況下如何解決敵人給予任何建議。”
“另外……伯靈,你留在軍營之中,協助苟變。”同時,邊子白對苟變說到:“你留一下,我有話要囑咐你。”
等諸將退出帥帳之後,邊子白才對苟變語重心長道:“任重而道遠,衛國的士卒謹慎有餘,卻進取不足。而天地三才是一個衝擊陣法,這需要士卒要在訓練之中有不斷的配合和默契程度,這也是你訓練的主要目標。如果……”
邊子白頓了頓,緩緩道:“如果訓練效果不好,那麼我們還是選擇用更加穩妥的偃月陣,但是偃月陣並不適合和趙軍對戰,所以,一旦我們使用偃月陣,就必然有地勢上的配合,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戰場,輕易不能野戰。等於是我們失去了幾乎所有的野戰機會,這些你也要清楚。打仗雖然不是意氣用事,但絕對不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找死。”
苟變凝重地聽著邊子白和他說過的每一個字,並且牢牢地記在了心裏。點頭道:“請將主放心,我一定讓上軍訓練成功。”
邊子白道:“另外你也可以適當的提點一下將帥們,訓練列隊,集合,以及行軍這些基礎的科目並非毫無用處,而是對軍隊訓練接下來的戰陣有著很大的好處,在戰陣訓練之中,能夠讓士卒對自己所在區域和位置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這才是這一個多月來最大的好處。也會加快戰陣的訓練過程,事半功倍。”
“軍陣的問題先交給將帥們研究,如何做到讓士卒相互間配合,我不需要訓練結果,隻要一個合適合理的推斷。幾日之後有一場行軍是需要你們注意,我軍將從帝丘移師到朝歌中牟一線,大概需要五日的行軍時間,這需要你們著手準備。”
“諾。”苟變躬身道。
“你也不用有太大的壓力,廟堂之上對於上軍是否能夠戰勝趙軍都不抱有期待,可以說從國君到大司馬都認定了我們必敗無疑。上軍就算不是孤軍奮戰,但也最多有公子岐的下軍給予一定的支持,人數還很少,不會超過五千人。敵眾我寡,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手段。不能因為國君認為上軍輸定了,戰敗不會受到懲罰而不知進取,也不要因為對手太強大而迷失自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此戰是你苟變從戎之後的第一站,勝了,一戰成名;要是失敗了,就泯然眾人,今後不要有所奢望。”
苟變心裏一肚子的話,他也清楚一旦上軍麵對趙軍,他將承受多大的困境。可真要是挺過去了,他就是天下名將,天下諸侯莫不降階相迎,屈尊紆貴不可。
隨後邊子白手指孫伯靈,道:“他是我弟子,就擔任帥帳內的司馬一職,在出征之前都會留在軍營之內,晚些時候我會讓家裏派個廚娘過來,給他單獨做飯。”
“老師,我也是軍中之人,要和將士們共甘共苦,不要家裏的廚娘。”孫伯靈難以抑製心頭的狂喜,他甚至心頭產生了一種將軍征戰沙場的豪放,覺得實現人生理想,光大門楣指日可待。
邊子白也不在乎,反正就算是吃苦,也就幾天時間,應允了孫伯靈的任性:“你就按照你心裏想的來,還有在軍營裏一切都要聽苟變的話,不要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