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虔心中了然,他還以為孟軻說的無敵,是在小孩子裏無敵。好在他對六博沒有什麼興趣,因為用下棋作為投其所好的辦法,太笨了一點。因為耗時費力,卻收效甚微。
不過孟軻還是說出了他無敵的境界到底有多高:“除了老師和王夫子之外,我和莊周在帝丘基本上沒有對手,就算是成人也不敢輕易和我們比試。尤其是我們保持著和外人交手無一敗績的無雙戰績,在帝丘已經沒人會和我們下六博了。”
公子虔心頭一緊,問:“和孫伯靈相比呢?”
“哦,你是問大師兄啊!他對六博沒有多少興趣,比龐涓強一點,但不如我和莊周。”孟軻如實道。
公子虔嚇得冷汗連連,得虧自己沒有準備六博棋,要不然今日隻能跳入王八池子才能洗刷身上的屈辱了。
孟軻不喜歡打仗的原因有很多,他的家族就是因為打不過齊國,最後孟孫氏隻能旅居鄒國,族人泯滅在曆史之中。
而邊子白也有出征的跡象。
為此,連孟母都傷心的偷偷哭過幾次,主要是好不容易給孟軻找到了一個好老師,卻……好吧,女人都是那種活在擔驚受怕朝不保夕的苦日子裏的淚人。孟母也不能免俗。戰場上刀劍無眼,誰知道會不會出現一點意外?他老公好好的在家裏,就病死了,人生充滿了變數,讓她這個失去根基的女人,如同浮萍一般多愁善感。
將心比心,孟軻自然也討厭打仗。對於公子虔的刻意討好,他是感受到了,可他對戰爭的厭惡,卻要更加深刻,一開口,就讓氣氛很尷尬的凝固了起來。不過孟軻也不是那個當年住在鄒國墓地邊上的義莊裏,天天扮演哭死人的送葬小能手了,而是一個見識過大場麵,遊曆過四個國家的有誌少年郎。
尤其是他和莊周、孫伯靈、龐涓這些時代最聰明的人在一起,激起他智慧的潛力。加上邊子白雖然不算是一等一的名師,主要是他內心很虛,認為自己害人很可能比不過王詡,萬一那天被陰死了,就全盤皆休。但是邊子白博學,對於少年人任何問題都能解答的能力,就算是王詡也做不到。孟軻在他門下的成長是極其驚人的,甚至超過了一些成年的貴族子弟。
他能看出公子虔眼中的熱絡,想到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於是,孟軻揚起小腦袋,問:“大個子,你有話就說,別遮遮掩掩的,看在你是公子梁的大哥,能幫忙的小弟一定不會拒絕。”
公子虔自從成年之後,已經不記得有過和四五歲的孩子稱兄道弟了,一時間很不習慣。可不習慣也沒辦法,誰讓他看上了《吳子兵法》,並且一門心思想要得到這部絕世兵法呢?
“聽說……那個……”臨了,公子虔竟然不好意思起來,偌大的一個粗魯漢子,竟然做出小女人態,著實讓人大跌眼鏡。好在孟軻年紀不大,他隻是好奇公子梁的大哥表情好古怪,臉色似紅非紅,猶如帶粉的桃花。
孟軻不太滿意了,他的時間很緊,不耐煩道:“快說,我忙著呢?”
孟軻自然是忙著找莊周去玩。和這個時代最頂尖的聰明人在一起,他頗感壓力。至於為什麼壓力這麼大,還要找莊周去玩?
主要是這家夥竟然生出了一些不好的念頭。
比學習,孟軻的超強能力讓孫伯靈和龐涓壓迫很大,這家夥幾乎能夠將一篇文章看一遍,然後默讀一遍,然後朗誦一遍,就能將書扔掉,全部記在腦子裏了。這種本事,基本上快趕上邊子白了。當然邊子白是開掛了,而孟軻沒有。可惜,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孟軻遇上了莊周。莊周的小腦殼一樣好用,在記憶力方麵幾乎和孟軻不相上下。
但是莊周有一個優點是孟軻學不來的,他能夠一個人坐在屋簷下瞎琢磨出一些道理。
這就是學問上的‘告諸往而知來者’、‘聞一知十’的能力,算是迷糊之間就念頭通達的頓悟。孟軻相破腦袋也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