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公的出現,在他看來是來問罪的倒還差不多。至於太子訓和公子岐,也非常正常。畢竟魯公是公子岐的母舅,來給外甥要點好處,也說得過去。一個是太子,在祭祀的時候差點和魯公鬧僵,魯公自然是對他有所不滿。好在魯公並沒有表現出來,隻是自始至終都沒有看太子一眼。
子思落座之前,心中一片明頓,懂了。
於是他就從趙章對魏軍斷了後路開始說起:“魏侯準備收複中山郡,卻不想太行山的補給通道被斷絕。雄關險道,如何會被中山叛逆輕易奪取?可是消息卻證實,陘關守軍是中山叛逆。”
“趙人太無恥。”魯公黑著臉道。他沒有想過,趙國為了對付魏國,竟然這樣的招數都用上了。要知道,中山國餘孽,對於中原諸侯來說,那是板上釘釘的外族。趙國為了對付魏國,連外族都私下暗通款曲,卑劣之極。
魯國的國力雖然在恢複,但魯公也不至於對天下諸侯都派出暗探。尤其是還去監視趙國和魏國這樣的一流諸侯,除非他嫌自己的命不夠長,想尋死。
魯國君臣上下自然對魏國大軍在中山的困境一無所知,而衛國卻不一樣,衛國是趙國的苦主,一直被欺負,處於自保,不得不需要派遣大量密探在趙國打探消息。丁祇作為掌握衛國密探的頭子,自然對趙國境內發生的事非常了解。
尤其是趙國要進攻衛國地戰爭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任何趙國境內發生的消息都會讓他非常重視。
而陘關的變數就是如此,在第一時間就讓他主意了。
子思順著道:“誰說不是呢?趙國甚至為了轉移魏國的注意力,今冬之前會發動一場戰爭對付衛國。而我君臣正在極力阻止這場戰爭的發生。但眼下的情況是,誰也沒有辦法改變趙侯的心意。龐爰在宴會上對我衛國的羞辱,僅僅是開始。”
“那麼韓國怎麼辦?”魯公覺得自己有點好像被帶到溝裏去的樣子。他本來是想要讓衛公意識到韓國的威脅很大,然後衛宋魯三國組建一直聯軍威脅韓國。為了聯軍在聯係上的便利,公子岐這位有著魯國背景的公子就很適合作聯軍的主將。
但是,子思一開口,事情完全變味了。衛國似乎已經也到了鄭國覆滅前的險惡局勢之中。作為走的很近的兩個諸侯,衛國有難,似乎魯國應該出手幫一把。可問題是,魯公姬奮壓根就不想參與和趙國的戰爭。
子思躬身對衛公道:“韓國也不得不防。”
魯公姬奮很想大笑幾聲,來鄙視一下衛國的不自量力。明明要麵臨趙國大軍的威脅,還想著要和韓國為敵,真把自己當成魏國了不成?
就衛國的國力,可能支撐同時對付兩個諸侯,其中一個還是強大的趙國嗎?
“魯國和衛國乃兄弟之國,魯公提議,衛國自然沒有忽視的道理,衛國上下必然鼎力支持。不過韓國在吞並鄭國之後,實力強大,如若鄭人降服,恐怕雖不如強大的趙國,但也相差無幾了。不是衛國一個諸侯能夠抵擋的了的強敵,臣以為魯公說的聯合宋國就很好,但是還不夠。”子思這話是說給衛公聽的,但是魯公姬奮卻是坐立不安起來。他很想說,剛才是自己瞎逼逼,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外甥要一個說法而已。
沒想到自己最後坐蠟了,不會要真的打仗吧?
就如同衛公對自己國家的軍隊沒有多大的自信一樣,魯公對魯國的軍隊其實也說不上底氣十足,真要戰場上見真章,恐怕要丟人啊!
魯公覺得自己掉坑裏了。衛國的國相子思估計有點歪念頭,不會是想著讓魯國和宋國出兵出人,幫衛國防禦原先鄭國和衛國的邊境吧?有點懈氣的魯公張了張嘴,心虛道:“既然如此,魯國自然當仁不讓。但是韓魏的關係也不得不考慮,魏侯會答應嗎?”
“這不得不考慮。”子思自言自語道,隨後卻話鋒一轉:“但魏國作為盟主,卻無法保護盟友,有失信的嫌疑。此事魏侯估計會選擇沉默。”
魯公道這時候,嘴角發苦,原先是準備給自己外甥弄點好處,這下倒好,把自己給舍出去了。想此行的目的,就幹脆明說吧:“既然如此,衛國的主將可有人選?”
“公子岐就很好!”子思笑道。
魯公心說:“得了,寡人應該有被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