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滅族,這在滅國戰爭之中也是少有的惡性事件。
就算是當年魏國滅中山,也沒有做過如此過分的事。更何況中山還是外族,並不被中原諸侯所認可的外族,鄭國就不一樣了,完全是自己人。
韓國真要是做出來殺人毀宗廟,等於是將鄭國絕嗣,這是在道理上的絕對性的顛覆。
“豎子爾敢膽大如斯?”
還在衛公被震驚地傻傻發愣之際,魯公就已經發飆了,對著韓王孫嘶吼質問。這位可不是像是牌位一樣,毫無存在感的國君。而是曾經有過和楚王聚會的時候,楚王蠻橫無理,惹怒了姬奮,直接導致了一場由魯國發起的戰爭。
當然,魯國不可能自己硬抗楚國,姬奮拉攏了齊國和宋國一起去欺負楚國。
連楚國他都不怕,敢硬懟,更何況是一個才建立不到三十年的諸侯韓國?
再說了,韓國和中原的其他諸侯相比,就比衛國強一點,實力和魯國在伯仲之間,比宋國甚至有點不如。至於其他諸侯,除了遠在邊塞的燕國實在鞭長莫及,其他諸侯都是能輕易將韓國按在地上死勁摩擦的主。
麵對魯公的暴怒,韓王孫心中暗道:耶耶好苦命!他甚至感覺後背的汗毛都炸開了似的,讓他有種不寒而栗的驚悚。匹夫之怒,血濺五步;帝王之怒,伏屍百萬。就算魯公不過是個二流諸侯的國君,他要是真的怒不可赦,絕對也是一場要上萬人付出流血代價的結局。
韓王孫好不容易收攏了心神,掙紮著道:“魯公休怒,韓國雖有滅鄭之心,但絕對沒有毀其社稷,焚其宗廟的想法。我國國君甚至在破城之前,連敕封鄭伯的詔書都已經寫好,就等破城之後將鄭公室後裔妥善安置。也好讓鄭國宗祠有一個安身之所。”
“最多,最多也就是遷移鄭國的社廟和公室的居所而已。”
這話韓王孫說出口,連自己都相信,因為韓國原先就是這麼準備安排鄭國的亡國之君。他不認為韓屯蒙瘋了,做出如此觸及底線的行為。孰不知,周武王滅商之後,還是將商王後裔安置在故土,建立了宋國。而宋國在建立之初,就是一流的大國。這份禮遇,不是周王朝就有的。
夏滅亡的時候,殷商成湯也這麼做了。
進入東周,雖然諸侯征戰不休,吞並滅國經常發生,但是真要說絕嗣之舉,恐怕還真沒有人能做得出來。因為這麼做,所有諸侯都會將其作為異類,不死不休。
就算是強大如晉國和楚國,也不敢如此。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韓國?
韓王孫不認為新鄭之戰之後,國君會如此喪失理智。
姬奮冷哼道:“巧言令色,爾以為我等堂堂國君會故意詆毀不成?”
公子恒作為報信之人,自然要解釋一下:“根據邊境和密探的消息,新鄭方向連日煙霧繚繞,似乎有焚城的跡象。”
就算是作為衛國公子中性格最怪的老三,公子恒也不可能在一大群國君麵前信口開河,去汙蔑一個身份比他有可能還要不如韓王孫。當然,如果韓國吞並鄭國,並完全消化鄭國的疆域和人力的話,韓國可能會進入更高的一個層次,列強吊尾。
甭管有多少列強,他們都能占據一個席位。
第337章不爭取,哪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