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心灰意冷(1 / 2)

就算是公孫鞅年少地時候,家裏不富裕,但也不是吃不起肉。對吃豬肉也不會有什麼太深的感觸,有就吃,沒有就算了,運氣好的時候也能吃上羊肉,但唯獨豬身上的雜碎是不吃的。

雜碎是統稱,表示豬身上一些有別於肉類特征的食材。

比如說尾巴,蹄子之類的,一方麵食材處理過程中不得要領,另外就是香料使用少,腥臭味很濃的部位很少會有胃口。比如說豬蹄,這可是好東西,但問題是豬蹄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慢燉,細細熬煮的食材,急了可不好吃。另外就是除去豬蹄本來攜帶的臭味,這很麻煩,也沒有人做。味道古怪的肉類,吃的人自然也不會有多少。還有這個時代的人對內髒都這麼愛搭理。

但是唯一有一種內髒會很受歡迎,就是——肝。狗雖然上不了席麵,但是代表了時代最高美食的‘八珍’裏有一道菜就是狗肝做的,這道菜的名字叫——肝膋。在八珍裏麵地位不高,但是想要製作這道菜,所消耗的食材是驚人的。當然豬肝也有很多人喜歡,地位也很高。主要是豬肝肉質細膩,腥味相對來說也不重。有些宴席上會將肝作為膾來食用,就是生豬肝切好之後,蘸著醬料生吃。

兒科豬尾巴……確實不再例外的範疇之內。

連他這種‘窮人’寒門出身的子弟都不會看一眼的豬尾巴,竟然被邊子白領回來了,那一刻,公孫鞅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太子安敢欺人太甚!”

自認為是老實人的公孫鞅也被氣得夠嗆,他固執的認為,邊子白一定是被太子訓給羞辱了。然後眼巴巴地看著邊子白,似乎想要讓他出頭。

沒辦法不生氣啊!

他眼巴巴等著吃胙肉,吃祭祀等級最高的太牢祭品,分不到牛肉也就罷了,連羊肉也混不上。按照邊子白的官職和重要性,內史令是國君近臣,於情於理,給一塊牛肉是絕對不過分的。就算是今日夏祭邀請了不少使團和國君,牛肉沒有指望了,但羊肉總該給吧?

要是太子按照禮數,至少得給邊子白留個羊頭,以示尊重。

邊子白有點詫異的挑眉道:“我原以為,你是不介意這些的。再說了,太子訓倒是沒有要可以打壓內史府的意思,反倒是他身邊的那個宦官有點意思,似乎對我有很深的敵意。估計這家夥原本準備讓我連一條豬尾巴都分不到。隻不過,出了一點小意外而已。”

“你不生氣?”公孫鞅忽然間發現邊子白的心有點大,大到他不認識了。這家夥不是一直很小心眼的嗎?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了?

邊子白嗬嗬笑道:“你覺得我如果鬧起來,最後吃虧的是誰?”

對於鬧事的結果,公孫鞅並沒有過多的考慮過。畢竟他是出於氣憤才對太子訓表示了強烈的不滿,等到沉下心來之後。他卻發現,邊子白的做法似乎很正確:“如此盛況,各國的國君都在,加上使團,邦交使節就不下數百人,幾乎諸侯能來的都來了。要是這時候給太子難堪,你隻能離開衛國了。畢竟讓一個儲君記恨你,這是一件如同頭上架著一把刀的危險。正所謂:君子不立與危牆之下。不過,你不覺得衛國這堵牆要倒的可能很大嗎?”

“不過子白,依你之才,在衛國還是屈了。鞅雖不才,也知道子白有執政隻能,卻隻能屈居於內史之中,才不得舒展,誌無法高歌,乃人生一大苦楚,不說了,滿飲此杯。”

這家夥,蠱惑人的本事不大。卻在宴會上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出來,著實讓邊子白很驚訝。

不過,公孫鞅的膽子確實有待提高,就見這家夥如同做賊一般,四處偷窺,發現沒有人才低聲說了這些。

邊子白不解:“看來你的怨念很大,我猜應該不是源於你說的事吧?”

公孫鞅長歎道:“你根本就無法想象,一個幼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幻想著國君祭祀的時候分到的那塊胙肉,可是臨了你看……”說話間,他拎起那條在簋裏麵躺著的,孤零零的豬尾巴,不屑道:“某隻能在衛國享用豬後的命,你覺得我會沒有怨言?”

豬後,也就是豬尾巴。

就在那一瞬間,邊子白很想告訴公孫鞅,豬尾巴是很不錯的食材。在豬身上,屬於價值最高部分。不比豬耳朵,豬鼻子之類的差。而且做法多樣,都是難得一見美食,比如說:紅燒,鹵味,香辣……不管何種做法,都是一道佐酒佳肴。

可是邊子白也知道,他就算是這樣說出來,估計公孫鞅也不信,反而是固執的認為邊子白在騙他,欺負他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