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平趙三策 下(2 / 3)

那麼魏擊就要考慮,將趙國部分土地讓出去,用來消除燕國和齊國的戒心。

就這會兒的功夫,魏擊已經和王鍾等人整出了兩個方案,卻都不太理想。因為趙國北地最重要的代郡靠近燕國,想要收買燕國就隻能將代郡作為交換籌碼,因為代郡才和燕國的領土接壤,趙國其他的郡城,根本就提不起燕國的興趣。可真要讓出代郡?是魏擊舍不得。趙國的北方三郡之地,在魏擊看來,都屬於是賠錢貨。

雁門都是山地不說,是抗擊異族的最前線。

雲中郡的地理位置和雁門郡也差不多,基本上產出的很少,卻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的軍隊駐紮,甚至必要的時候還要靡費府庫在邊境建造對抗異族的城牆防禦工事。這對魏擊來說,大量的軍隊被拖住了手腳,有種難以施展的掣肘。對今後魏國在中原的作戰產生很大的印象,至少軍力上的損失很難彌補。

“君上恕罪!”

邊子白再次進入王帳之後,魏擊根本就不把自己當成國君,反而像是班主任突然在後門巡視班級的小學生,正襟危坐之後,躬身道:“大夫,還請不吝賜教!”

邊子白閉著眼睛凝神一會兒,開口道:“第二策,乃邦交之策,佐之屯兵之法。”

“願聞其詳。”

第287章平趙三策(下)-->>(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願聞其詳。”

別說魏擊了,就連王鍾這等肚子裏沒什麼計策的人都很緊張,第一個‘就食汾陽穀地’的辦法已經是驚豔才絕,唯一的壞處就是時間太長。可是魏擊認為魏國等得起,年月而已,想當年伐中山,三年之功,耗費府庫無數,才平定了中山之地。

可趙國哪裏是中山之地可以比擬的?

就算是連年征戰,也不敢說十幾年二十年能否吞並趙國,這是一等地諸侯,也是豪強。耗費的軍隊沒有四十萬,誰也不敢保證一定會成功。就算是成功了,估計也是慘勝。相比邊子白的辦法,簡直太簡單了,就欺負趙國在狹長地帶的野戰打不過魏軍,然後吃了趙人的糧食,看著趙人的倉廩一點點地癟下去,對於魏國來說,簡直就是坐享其成的辦法。

邊子白道:“趙人尚武,乃四戰之族,其和齊國、燕國的關係都非常緊張。可如今齊國有吞燕之心,連年征戰,加上趙國乘火打劫,燕國已經不堪重負。假如有人在邯鄲、臨淄散布齊國近期會起兵攻燕,君上以為燕國會如何做?”

“燕軍勢弱,恐難以應付齊軍之威。而寡人麾下下軍之主力在中山。事急,燕侯定然會求助寡人。”魏擊順著邊子白的假設說下去,這不難看出,燕軍本來就打不過齊軍。一度還差點連國都都被攻破,距離被齊國滅國,也不過是一線之隔。聽到齊侯要發兵攻燕,肯定嚇傻了。到時候燕侯別說負責五萬大軍的糧食了,就算是讓這軍隊住進他的宮殿裏,也沒有二話。

邊子白道:“但是齊國大軍已經集結,齊侯需要一個崛起的齊國,就必然會不顧一切地攻城略地,開拓疆域,發現燕國有魏軍駐守,必然會有所忌憚。而趙國的主力卻被魏國潛質,會如何打算?”

“齊國對趙國巨鹿等地虎視眈眈。隻是幾次和趙國交戰,齊國都沒有獲得優勢,這才作罷。”魏擊語氣不屑地說著齊國丟人的事。作為經濟條件最好的諸侯,齊國的除了軍事力量不足魏國之外,其他方麵都要勝過魏國。可是齊侯這個沒本事的家夥,竟然連趙國都打不過。不僅打不過,還被趙國欺負到滿頭包,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如果魏國派遣使者去臨淄,是否能說服齊侯摒棄前嫌,攻打趙國?”邊子白問。

魏擊頷首道:“應該不難。”隻要齊侯不傻,就不會拒絕魏國的請求。趙國對齊國的威脅實在太大了,正因為趙國的威脅存在,齊國才想著擴大疆域和人口,希望在人力上勝過趙國。才發動了對燕國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