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鍾也清楚他恐怕真的看不出這些公文的問題了,要是之前魏國能夠派遣官吏往來中山和少梁,也不至於如同現在這樣,一問三不知的境地。
第283章人都死哪兒去了?-->>(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鍾也清楚他恐怕真的看不出這些公文的問題了,要是之前魏國能夠派遣官吏往來中山和少梁,也不至於如同現在這樣,一問三不知的境地。
就算是什麼功勞都沒有,王鍾還是癱坐在地上,愁眉苦臉地對魏擊苦笑道:“老臣盡力了!”
魏擊揮揮手,宮人頓時心領神會,不一會兒,邊子白和南卓都被叫來了,陪同而來的還有公子緩。魏擊指著一堆竹簡,對邊子白冷冷道:“此乃十年內中山郡往來公文,看看何處有問題?”
邊子白坐在剛才王鍾的位子上,不緊不慢地開始翻閱起來。一個沙漏的時間過去了,魏擊有點急切地連喝兩杯冰鎮蜂蜜水,卻有種越喝越燥熱難耐的難受勁。
第二個沙漏到一半的時候,邊子白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文書,抬頭對魏擊詢問道:“君上執政大魏多年,可曾聽說過十年風調雨順的地區,人口幾乎不變的嗎?”
“矣,豈有其理?”魏擊臉色頓時難看起來,似乎一直忽略了這個問題。
風調雨順,就不需要派遣官員賑災,不需要賑災,中山郡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少梁也是每年接受中山郡的賦稅,僅此而已。
邊子白隨後問:“外臣再問君上,中山可有特產?”
“特產?”魏擊是在中山執政過的,那地方怎麼說呢?能種地的區域不少,但是山區也很大。是一個內陸地區,既沒有采銅之利,又沒有鹽鐵貿易,基本上的產出都是糧食。回憶打鬧中的印象,魏擊搖頭道:“恐怕沒有價值奇高的特產。”
“可有商業貿易?”
邊子白問問題一個比一個快,根本就不給魏擊反應的時間。
而魏擊呢?
也不介意邊子白的詢問,知道的就點頭說明情況,不知道的就搖頭。十幾個為題之後,邊子白長歎道:“中山郡以農為本,又無采銅桑蠶之利,境內唯一的賦稅都是以糧食為主。但是頭看到中山郡繳納大魏的賦稅都是錢財黃金。這些錢他們又是怎麼來的?”
“買賣貿易吧?”魏擊隨口道。
邊子白鄭重道:“商人有所得必有所失,以糧購金,自然是貿易之屬。然君上是否發現,中山郡的糧食可不是在少梁,也不是在鄴城,更不是在安邑交易完成的。那麼中山郡的糧食賣給了誰?”
“趙國糧少,價貴,自然是趙國。”
公子緩這時候加入討論,自然有他的目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這能夠讓他在老爹魏擊麵前獲得更多的關注。
魏擊頷首道:“此乃資敵之舉,不智也!”
“敢問君上,如果中山郡就糧食賣給了趙國,您會懲罰其官員嗎?”邊子白問。
魏擊搖頭道:“不會,僅鹽一條,寡人就不會如此不諳世事。魏國產鹽,但是魏國鹽產地在安逸,運送去中山郡頗為不易。中山郡的鹽多半是從齊國運送過去的,並非魏國。”
“這些根本就不能說明什麼?”在邊上忍了很久的王鍾似乎新奇很不爽,一開口,就對邊子白橫豎挑眼,很不對付,對此就連魏擊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個是老臣子,多少要給一點優待,另外一個是對他來說很有用的人才,是兒子拉攏的人才,他也不能表現明顯的偏袒。就見王鍾腆著臉開口道:“君上,這些疑惑臣早已發現。”
“為何你剛才不說?”王鍾就算是臉皮都練出來了,也不免會有點心慌,他純粹是胡說八道:“臣以為,貨殖之說不外乎輸運,中山地偏,不同於大魏腹地,此其一也。”
“哦!繼續說下去……”魏擊免不了對王鍾高看一眼,這家夥剛才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來,這會功夫都會說一二三了?簡直就是刮目相看的長進,於是他準備多點機會,至少也不能讓老臣子寒心吧?
“其二,中山郡多次追隨我主征戰,封國內人口不增長也在情理之中。”這些都是魏擊都清楚的,王鍾的話顯然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第三,我武卒性情剛烈,如何會被趙人迷惑?”
王鍾說完,挺著胸膛很自得的看向了邊子白,似乎將皮球一下子踢到了邊子白的腳下。
邊子白嗬嗬一笑道:“外臣倒是有點不同的看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魏擊示意道:“但說無妨!”
“幾次征戰,中山國封國損失如何?私軍可否有補足?是否以魏人補足?軍隊是否有忠誠度?撫恤如何解決?”邊子白問。
王鍾突然臉色驟變,麵麵相覷地和魏侯用眼神交流,他似乎也心虛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