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溜須拍馬的精髓(1 / 2)

“既是天下強軍,可有對手?”

再看魏侯,魏擊傲然站在高台上,配著裝飾用的寶劍,倒是沒有披甲,因為國君很少怎麼幹。倒是楚王經常這麼幹,因為楚國有祖訓,王出征,無所獲,不回朝。

所以,楚國每一次出兵對外作戰,都要拿出吃奶的力氣來搏命,就連楚王都不敢懈怠。

可在魏國,沒有這樣的祖訓。

魏國建國才不過幾十年,不至於出現如此偏執的祖訓。而且魏國崛起,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偶然。吳起的作用幾乎是根深蒂固的,李悝變法是其一,但導致魏國實力極速膨脹的是吳起給魏國留下的強大的軍事遺產——武卒製度。

魏武卒,也是一個時代的標誌。

作為魏人,公子緩對於武卒的迷信,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高聲道:“我大魏兵鋒所向,天下誰人能敵?我大魏武卒之下,誰人能擋?武卒之戈,天下最利;武卒之盾,天下至堅。”

這種拍馬屁的方式,在邊子白看來,很初級啊!公子緩要是就這點本事,連邊子白都要鄙視他。這和魔教奉承東方不敗的口號:“日出東方唯我不敗,東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霸業。一統江湖!”有什麼區別?

就知道喊空話,說大話。言而無物,寡淡之極。

拍馬屁也是一門專門的技術,順著拍,反著拍,要深入淺出,有理有據,說的和真的一樣,讓人以為真的很了不起。而公子緩的水平,太浮於表麵了。

哈哈哈……

魏侯開懷大笑起來,能夠執掌最強諸侯的自信和傲然,讓魏擊就算是在焦頭爛額之時,也經常會迷失在對實力的高度迷信之中:“我兒不可無理。”

“公子所言,差不多對了!”

邊子白覺得魏擊肯定不是來聽奉承話的,多半是來考校自己。本來嘛!魏擊就算是說破天去,也沒有資格這麼做。但遇到了個什麼事情都縮頭的太子訓,衛國的主戰派似乎在不經意間,已經劃歸魏國管了,這讓人很無奈。

邊子白是最沒有選擇的一個人之一,當然站在他旁邊的南卓是之二。

反正如今的衛國,要排名官場倒黴蛋榜單的話,排名第一的還是苟變,官場傳說不是吹的,兩個雞蛋被擼掉官身,一轉眼雖然又成為中大夫,上軍司馬了,可實際上上軍馬上就要麵臨趙軍的考驗,苟變在他人眼中的身份隻有一個,替死鬼。衛國保守派的士大夫,自然是很看不起苟變的商人身份,就等著他被趙軍大破之後,看他的笑話。

其次就是邊子白,天降橫禍,他一個國君身邊的小透明內史令,竟然被任命了上軍副將,文官轉武職。本來就很倉促,加上趙軍的虎視眈眈,誰都認為就算是邊子白在今冬明春不死在趙軍手裏,基本上就該下大牢了。反正,邊子白的命運也注定了,不是被趙軍俘虜,死在亂軍之中,就是因為逃跑,被國君或者太子以正法典。

最後一個就是南卓,明明是太子的心腹,為了支持太子耗費不少,可到頭來,因為趙軍可能看中了南氏的封地,被太子拋棄。多少真金白銀都仍在了濮水之中,毫不可惜。當然,官場的老狐狸們也看出了,太子訓雖然不是那種殘暴的儲君,但是性格薄涼,並非是理想中的國君。

衛國三大倒黴蛋,就差一個苟變,算是齊聚一堂了。

按理說,正在走背運的邊子白,麵對魏國霸主的時候,是該有一點收斂,而不是處處針鋒相對,為了彰顯根本就不存在的衛國威嚴。就算是想要表現一把,也要分清楚形式和狀況,別傻乎乎的就往前衝,一旦前麵是牆呢?一頭撞上去,豈不是讓腦袋受罪?

好在,魏侯並沒有發怒,這讓南卓私底下著實給捏了一把汗,小眼神撲閃撲閃地給邊子白暗示,都快瞎了,卻沒見邊子白絲毫有接到信號的意思,氣地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