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各自寫完之後,看向對方寫的字,頓時笑起來。
這一刻,兩人都有心心相惜的促動,因為兩人都都看準了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足以讓趙軍寢食難安。
邊子白乘熱打鐵道:“王師高見,既然小子的布局都讓王師看透,還請王師出手執掌上軍指揮權,翌日挫敗趙軍南下之陰謀。”
南卓頓時表態:“是啊!王師出手,趙軍不敗都不可能。還請王師挽救數十萬百姓之危難,不吝出手。我上軍自我父之下,莫不敢從。”
他這表態之下,等於是讓王詡接過上軍的指揮權。從南卓看來,王詡可能是衛國境內最靠譜的上軍指揮人選了。可是就連衛公恐怕都清不動王詡,他的父親南豐之前也就放棄了。沒想到峰回路站,有了轉機,他自然不肯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了。
王詡愣住了,他沒有想到還有這個坑等著自己啊!
他不過是隨便參謀一下,給邊子白一點建議而已。怎麼到頭來變成了把自己都給坑進去了呢?
王詡似乎滿懷惡意的猜測,邊子白這家夥不會是故意來請教自己,最後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丟給自己,而他……從整件事情之中給摘出去?可問題是,他要有吳起的本事和膽量,也不至於如此啊!嘴角哆嗦著,王詡憤恨道:“邊子白,你又來害我?”
“小子心誠,還請王師不要推辭。”幾萬人的生死,邊子白雖然心硬,但也不敢真不把人命當回事。無奈之下,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作為時代頂級聰明人,王詡能猜不到邊子白的想法嗎?
正因為他能猜到,他才怕了,才會說出:你又來害我。之類的話。
王詡眼神不由自主的流落到了南卓的身上,他對這個‘外人’深惡痛絕,但發現對方並沒有‘識相’的想要離開的樣子,也是頗為無奈,暗道:人生總要遭遇一些磨難,可老頭子已經快七十歲了,還要受如此的驚嚇,流年不利啊!
“老夫沒有打過仗。”
王詡的回答顯然讓聽的人很不滿意,就像是一個擁有六塊腹肌,上半身練成三角身材的猛男,偷偷摸摸去找了一家街頭發小廣告的醫院,麵對一個鶴發童顏,頗有神醫風範的老頭,難以啟齒的出說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不舉。
對於一個軍事理論家來說,沒打過仗,恐怕和上述的猛男有一樣的難言之隱。
述說曆代兵家,薑子牙、孫武、吳起……那個不是在戰場早就了自己的顯赫威名之後,才寫下了對戰爭的思考和經驗,成為後人拜讀的兵家法典。可是王詡都準備寫兵法了,而且還帶了幾個弟子跟著他學習兵法,自己卻沒有打過仗?這要是讓他的弟子知道了,王詡的老臉還往哪兒擱?
可沒辦法,這是事實,王詡也不能硬著頭皮認下不是?
萬一邊子白得寸進尺,要他一起上戰場呢?
他要是有吳起的本事,早就摩拳擦掌準備出手了,對付趙軍而已,不算是什麼強大到讓人無法戰爭的對手。可問題是,王詡很擔心自己上了戰場,指揮千軍萬馬之後的結果,會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潰敗。這樣的話,他還有什麼臉麵大徒弟,說什麼:兵者,勢也;順其勢,則進;逆其勢,則退……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你沒打過仗?”邊子白的回答不可謂不誇張,雖然短短的幾個字,卻將驚詫、愕然、無法相信等等感情都囊括了進去。
這種被寄予厚望,卻發現是一塊扶不起的爛泥的感覺,深深的刺痛了王詡驕傲的內心。王詡決定給自己正名……哦,不,是解釋一二,他並不是不想踏上戰場,成就不世威名,主要原因並不是出在他的身上,而是另有玄機。就見他眼神遊離在書舍的各個角落,尤其不敢和人對視的心虛,口中為難道:“老夫一直和吳起合作,他帶兵打仗,我沒機會上啊!”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