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軻眨巴了一陣眼珠子,曹安在路上將《千字文》給他說明白,不僅讓他認了字,還將背後所蘊含的天文地理,曆史典故都一一告訴了他。時間上就已經很緊了,根本就沒有機會插入其他典籍的學習。孟軻失望的搖了搖頭,沮喪道:“大人當時就教授了《千字文》,還是在路上學的。”
路上?
龐涓警覺道:“什麼路上?”
“從鄒國來衛國的路上啊!走了半個月,我一直很努力才學完了《千字文》和背後的故事。曹安大人一直說我聰明,但是沒有說有多麼聰明。反正之前我也不認識字,覺得挺好玩的。”孟軻如實答道。
龐涓心頭一緊,看向孟軻的眼神都不對勁了。
從沒有接收過認字訓練的幼童,然後半個月就認識了不下一兩千個字,這份才智隻要是真的,自己的老師王詡絕對會破格收其為弟子的。目不識丁的黔首似乎根本就不會明白,認字的時候,會多麼困難。根本和認字完成之後,背誦書籍的那般輕鬆。基本上都是前背後忘記,整日裏渾渾噩噩的腦瓜子嗡嗡的難受。
可孟軻呢?
小屁孩才隻有五歲,隻用了半個月,至少完成了認字過程中的一半。要知道,萬事開頭難,認字過程之中,隻有剛開始的時候是最難的,等到認識了一些字之後,就會越來越簡單,越來越輕鬆。宛如水到渠成一般容易起來。
想一想自己當年……聰明如自己都花了至少兩三年時間。雖說《千字文》對認字階段的效果很好,但孟軻似乎比他更加聰明頓時讓他渾身不舒服。
龐涓吞咽了一些口中的唾沫,問道:“孟氏出自哪個家族?”
要是天皇貴胄,龐涓說不定就給跪了。就算是要拒絕孟軻,至少也要知道得罪對方完全沒有妨礙。至少,對方報複不到他的身上來。
-->>(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是天皇貴胄,龐涓說不定就給跪了。就算是要拒絕孟軻,至少也要知道得罪對方完全沒有妨礙。至少,對方報複不到他的身上來。
孟軻開口道:“魯國三桓之孟孫氏。”
魯國?
龐涓頓時壓力大減,眼前的家夥根本就不用擔心被報複。但是三桓,這似乎是一個曾經輝煌了數百年的家族啊!還是魯國的公族,曾經身份是很尊貴的,想到自己家的身份,龐涓暗恨不已。大貴族最可恨了。
比自己聰明。
比自己血統更高貴。
這讓龐涓有種一棍子打死孟軻,拖後院埋了的心思,好在他年紀不大,還不敢做出這種天怒人怨的事來。
一個莊周就讓他苦不堪言了。
再來一個孟軻,他還能活嗎?
龐涓眼神遊離不定的下了一個決定,孟軻絕對不能留下,對方學過《千字文》,考校《千字文》中的內容肯定不妥當,換一種學說?龐涓自己也挺糾結,因為他懂得也不多啊!他才在王詡的門下多久,除非是王詡是神,摸一摸龐涓的腦袋就能讓他學富五車。可王詡畢竟是人,就算是學究天人,也無法讓聰慧的弟子一日成才。
龐涓頓時心生一計,開問道;“家師擅長兵法謀略,對於文采是不在乎的。”龐涓說到之類,為自己的機智暗暗稱讚,似乎這句話,天生就是為自己而來的。
“兵法謀略,必將善於籌算,我現在考一考你,的籌算之法。”龐涓想了想,沒等孟軻答應,就開始出題了起來:“今有垣厚五尺,兩鼠對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問:何日相逢?各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