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老秦(2 / 2)

一開始,邊子白還以為太監找老婆比較費勁,太年輕,太漂亮的,容易給自己戴帽子。而太老的,太醜的,放在家裏又膈應的慌。沒想到,丁祇早就有所準備,瞞著所有人,都已經是一個對家庭和愛情頗有研究的資深人士。

唯獨的缺陷就是,不能人道。

-->>(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獨的缺陷就是,不能人道。

還自以為得計的太監娶老婆是一種超越時代,卻能夠給予最大時代震撼,卻不會引起反感的計謀。

原來,他錯了。

這是一個奔放的時代,想一想也沒錯。衛國是一個腐國,魏國也是一個腐國,國君都有公開‘出櫃’的瘋狂舉動,更何況在宮廷之中耳濡目染的宦官們呢?

至於如何安排,簡單的很,先派人聯係鍾離昌,他可是齊人,還是鍾離家族的人,商隊往來衛國和齊國太容易了。其實這件事讓南卓去安排也能做到,隻不過南卓現在盯著他的人很多,容易出紕漏。選擇鍾離昌就沒有這方麵的問題了,其次就簡單了,不管是送到鍾離家族,還是讓孫伯靈修書一份,直接交給在阿邑的孫氏家族都能妥善安置一個婦人。

尤其是這個婦人還是歲數比丁祇大的女人,根本就不擔心有人會見色起意。

不得不說,太監和宮女之間的愛情,太穩固了。主要是太監太專一,基本上不會出現喜新厭舊的毛病。

至於宮女?

邊子白倒是聽說很多明朝時期的宮中‘對食’的太監和宮女,因為愛情雙雙殉情的故事。當然,出宮之後就不好說了。宮女就算是歲數大,畢竟選秀的時候也不會什麼歪瓜裂棗都往宮中送,不提條件的話,嫁人是不成問題的。

可以說,這種不常見的愛情故事裏,太監完全成了弱勢群體。反而宮女們一旦換了環境,就有可能有‘移情別戀’的危險,而最終失去愛情的太監們,承受不住巨大的打擊,殉情的可能性也大有人在。

處置完丁祇的事,邊子白也不打算繼續在衛國官場刷存在感了。

大雨將至,誰不找一塊能遮風避雨的東西先擋一擋?

至於,從軍?

聽天由命吧!

唯一讓他有點期待的事恐怕就是公子梁的到來了,秦國公子,會是那個改革變法,將一個快要崩潰的秦國,通過變法迅速增強了國力,奠定了秦國爭霸的基礎。並且在河西大戰之中兩次戰勝魏國,卻沒有最終看到秦國收複河西之地的秦孝公嗎?

不過,秦孝公的年紀?

似乎比他還要小啊!

這都是個孩子,恐怕眼下還在學習過程之中。就這麼大點年紀的公子,肯地還無法意識到變法對於秦國的重要性,到時候要不要將商鞅推薦給公子梁?

至於邊子白自己,他還沒有去秦國的打算。原本他認為衛公姬頹已經被架空了,誰知道從丁祇的口中的得到了另外一個結果。姬頹並沒有反擊之力,隻不過幾個兒子讓他心力憔悴而已。

而作為秦國使節之主,公子梁卻在鄭國的新鄭城郊耽擱了下來,他甚至興致盎然地表示,看打仗要比參加什麼宴會有意思的多。

但是韓國在新鄭的大營,卻因為他的到來,被搞得一團糟。

韓侯拿著一把蓍草,麵色凝重的給自己卜算,他已經無計可施,隻能問道於鬼神了。糧草最多隻能堅持三個月,但是圍城恐怕沒有一年時間絕對沒辦法解決。因為鄭國國都內的糧草足足有三年的存糧,要不是這幾年連年征戰,消耗了很多,沒有辦法補充,韓國破產也奈何不了鄭國。

攻城戰就更不想了,韓國十多萬大軍,麵對鄭國六萬大軍,就算是在野外碰到,發動野戰,勝負都很難說。更何況是攻城戰了,韓侯韓屯蒙一點把握都沒有。他甚至已經有了退兵的打算,再繼續下去,似乎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可要是不堅持,二十年的努力就要毀於一旦了。這二十年的戰爭對鄭國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投降派,反對派,都已經沒有了。鄭國隻要能夠頂住這一次的困局,一旦緩和過來,麵對韓國大軍,他們至少有三七開的勝率,他們七,韓國三。

這才是讓韓屯蒙不得不咬牙也要僵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乘你病要你命,要不然就該自己被逼死了。

正在韓屯蒙一籌莫展之際,手下大將尚紀罵罵咧咧的從營帳外進入,一屁股坐在了韓屯蒙的麵前,嚷嚷道:“君上,你快去管管吧,這幫老秦,一個個都是閑不住的主,如今還吆喝著要帶領我們攻城,正在抽調登城死士呢!大營裏都快鬧翻天了。”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