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曾想到,吳起竟然一個人曰都三十多人,然後定下了生死鬥的契約,大家都拔尖了。那天死者血流成河,隻有一個人活著離開。那個人就是吳起,從那以後,吳起就再也沒有踏上過衛國的土地。
而王詡的武藝,當時在帝丘城內,也就吳起能壓得住他一頭。
可見這老頭的厲害,關鍵是他從不顯山露水,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他出仕之後隻能做文官而已,不適合做武將。
子思回過神來,歎氣道:“十個子蒙,恐怕也不是王詡的對手。”
“這老頭這麼陰險?”
苟變驚恐萬分,他差點為自己的冒失付出慘痛的代價。原本他準備偷襲王詡的啊!這老頭連著拒絕子蒙的請求,作為弟子苟變實在看不下了。更何況子蒙對王詡的請求,還是為了他。
子思冷哼道:“繼續說。”他很想告訴苟變,王詡要比他看到的更加陰險和可怕。要不然,絕對不可能從楚國全身而退。
尤其是在楚國,王詡和吳起是政壇盟友的身份,所有人都知道。
苟變正襟危坐,他曾經覺得自己已經足夠高估了王詡的能力,可現實是王詡比他想象的要可怕,甚至可怕的多:“後來邊子白就和王詡,一個在牆頭上,一個在大街上吵了起來。之後好像王詡消氣了一些,就進了院子,在庭院之中,邊子白拿出了他撰寫的《吳子兵法》讓王詡看。”
“他撰寫的?”
《吳子兵法》傳說已久,可是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吳子兵法》,他還以為楚國內亂的時候,陽城君帶出來的呢。邊子白撰寫,算什麼意思?
苟變解釋道:“也不算是邊子白撰寫,《吳子兵法》原本就沒有成書,王夫子哪裏有一部分散稿,邊子白整理之後,就成了《吳子兵法》六卷。但是王詡說,這六卷書裏,邊子白夾帶了私貨。足足有兩卷自多。”
子思頷首道:“前人經驗,後人整理,略有所感,未嚐不可。”
他這樣做,算是認可了邊子白在整理《吳子兵法》的過程之中,將部分自己的見解,加入書中。可之後苟變就氣憤起來:“可誰知道,王夫子竟然覺得邊子白夾帶的私貨不足,要將兵法中加入另外的篇幅,大概有十幾卷的樣子。然後邊子白似乎也要求以吳子的名頭,寫自己的書。最後可能這部《吳子兵法》將有四十八篇之多,可實際上,大部分都是邊子白和王夫子兩人所做。已經和吳子沒有什麼關係了,可恨,吳子還以王夫子為友。”
苟變還在抱怨,可子思卻從苟變的描述之中,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王詡是個高傲的人,尤其是在學問一途上,他既然允許了邊子白加入整理《吳子兵法》,肯定是認可對方的才學。
既然兩人都心心相惜,子思沒有理由放棄這等機會。開口囑咐道:“以後還是背一卷拿一卷嗎?”
“換規矩了,每天去學一個時辰,等到學完之後,再學下一卷。”苟變憤憤不已,他想要學《吳子兵法》,誰想要學什麼邊子白兵法,還有王詡兵法了。
可是子思接下來的話,頓時讓他如墜冰窟:“以後每日學完之後,在我麵前背誦一遍。”
假的!
假的!
難道國相連真假的分不清了?
硬是讓他學一部根本就不是吳起編寫的《吳子兵法》,到底是幾個意思?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