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描述很多地方都有考證,比如說文侯在魏國的宗廟裏宴請吳起,讓他的夫人倒酒。這就看得出是魏文侯時代,禮賢下士,是一代明君,魏國崛起是必然的結果。而這個故事,也被迅速傳播開來。才看了幾行,子思就暗自點頭,這部書很好。尤其是看到後麵,他發現書中的思想暗合吳起的性格。
吳起有什麼性格?
急功近利。
這個詞在別人身上,是貶義詞。但是在他身上,每每都能成就奇跡。子蒙合上了書卷,點頭道:“應該是吳起所著。”
吳起什麼人?
子思和子蒙都打過交道,雖說並非如王詡那樣熟悉,但對吳起的印象恐怕要比其他人點都要深刻一些。就子蒙和子思的印象中,吳起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恨不得跳起來抽他,可又怕打不過……隻能在背地裏恨得牙癢癢。
子蒙這才鬆了一口氣,才將剛才邊子白的話原話讓應龍複述一遍,應龍點頭道:“邊子白說《吳子兵法》一共六卷,苟變可以研讀,但不能抄寫流傳出去,每研讀一卷,邊子白會讓人來問三個問題。”應龍說到這裏,看了看孫伯靈。
對於子蒙等人來說,他們知道王詡應該懂兵法,至於邊子白?
他們吃不準。
可當邊子白拿出這部《吳子兵法》之後,一切都迎刃而解。甚至邊子白的年齡都不再是劣勢,這可是兵法重寶,輕易不示人。但如果孫伯靈投入了邊子白的門下,他將順理成章的獲得研讀《吳子兵法》的機會。與其押寶王詡,不如見好就收,相信孫氏的族長恐怕也說不出不滿的話來。
孫武是厲害,但是孫武的厲害,僅僅停留在軍事上。可吳起不一樣,他是儒生出仕,卻走了兵法的路子。治軍,執政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主持楚國變法,是已經有過成功做背書的奇人。孫伯靈就為這本《吳子兵法》投入邊子白門下,也已經賺大了。
應龍大概也猜到了這一絲結果,很可能,將來拷問苟變的那個人是孫伯靈,而不是邊子白。繼續說道:“隻有三個問題都獲得了他的滿意,才會給予下一卷兵法。子氏也有一人可研讀此兵法,同樣,不能留簡牘。”
苟變眼神有點茫然,他的老師子蒙甚至用哀求的口吻寫了一封信給王詡,卻被拒絕了。可一轉眼,眼瞅著要死了,邊子白這混蛋竟然提前送‘份子錢’,然後最後得到好處的竟然是他,天降頂級兵法,隻要刻苦努力,人生走上巔峰,指日可待。
子思眼神猶豫著,一部頂級兵法就在眼前,他隻要讓人……就算是自己抄錄下來,恐怕也沒有人知道。
留下來,家族就多了一份強大地底蘊,要是真的按照邊子白的說法,或許子氏能夠得利,可總感覺不太保險。
子蒙當然知道自己兄長的心思,哆嗦著開口道:“人無信而不立,要是違背,吾魂不安矣!”
子蒙是要死的人了,他要是魂魄不安寧,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結果,找他這個活著的哥哥唄!雖說是親兄弟,可想想都覺得瘮人,子思無奈之下,歎氣道:“正該如此,此等重寶,子氏能有機會研讀,就已經是厚德,不該有所貪念。”
子蒙這才鬆了一口氣,子思是個重承諾的人,他既然如此說,必然會如此做。
這讓他稍稍安心了一些。
而苟變自然不會這時候死強,附身道:“弟子謹從!”
在回廊下,苟變眼神抑鬱的看著那卷厚重的如同原木的簡牘,偷偷展開了一部分,頓時一臉哀怨,心髒都不爭氣地要停擺似的,臉色慘敗。想著三日背下此卷,他的臉色就如同大病一場似的,都是蠟黃的灰白。更要命的是邊子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可憐他?
故意找茬,讓他難堪?
可想一想,也覺得不太可能,邊子白如果來害他,卻要下如此大的賭注,恐怕他也不會相信。怎麼說都是邊子白吃虧,而且還是血虧。可苟變也有一個讓他無法說出口的難言之隱,他都快三十歲了,背書的技能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之中從來都沒有點過,此時此刻,他慌得一逼!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