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小心思(2 / 3)

文采真他娘的好,可就是通篇文章沒有一點有用的東西。文辭華麗,卻言之無物。和這個時代務實的風格格格不入,卻透著紅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息,讓他好不懊惱。可真要說起玄妙和空洞起來,《老子》絕對要比《勸學》玄妙了去了。可這種玄妙暗合天地真理,附和時代對神化的向往。

有門戶之見的王詡,對《勸學》這篇擁有著濃厚儒家氣息的文章很不待見,但是他對《千字文》的感覺還是很好的,是一篇難得一見的好文章,既能夠作為蒙童的教學之用,也能解決蒙童對很多問題的解答。就算還摸不到千古奇文的境地,也不會差太多。

“長生,這個邊子到底是何許人也?卻確定一無所知,鞅兒也沒有提起過嗎?”

王詡鄭重的問道,在他看來,公孫鞅已經開始研究儒學了,這絕對不能忍,這是欺師滅祖,就算是滅祖算不上,欺師可定算了。王詡自認為博取數家之長,卻唯獨沒有儒學在其中。並非是他沒有機會接觸儒學。

而是他壓根就看不上儒學。眼下的世道是強者為尊的時代,談什麼禮儀仁義,能富國嗎?能強軍嗎?

富國強軍都辦不到,任用儒學強國會變弱,弱國會消亡,將來祭祀祖先都做不到了,還談什麼禮儀仁義之說?

作為王詡的老仆,還是當成家人看待的老人,長生和公孫鞅的關係很近,當然知道這兩卷書是出自何人之手。可問題是,自己家的主上根本就聽不得那個人的名字,一聽就要火冒三丈,他該怎麼辦?可既然問了,不說也不好,總不至於讓公孫鞅一個人頂著王詡的怒火吧?

想到這裏,長生才謹慎的提醒道:“這人主上也認識。”

-->>(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到這裏,長生才謹慎的提醒道:“這人主上也認識。”

“我認識?”

王詡驚住了,他不記得自己有癡呆症,連認識的人都想不起來。從認識的儒生之中一個個排除,白胡子的……不是,中年人……恐怕也沒有這等文采。

王詡怒了,他覺得長生的脾氣越來越大,以至於敢糊弄他這個主人了:“胡說八道,我什麼時候認識……邊子……哎……”

王詡似乎想到了一個人,一個頭頂張長腳底流膿的混蛋小子,一肚子的壞水,曾經還讓他天真想要收他為徒,卻被這麼個乳臭未幹的小子給羞辱了。他不是沒有想過這兩篇文章出自邊子白之手,而是根本就沒有想過邊子白是否有這份能力,寫出這等文章來?他才多大啊!就能寫出如此精妙的文章,以後的成就誰能想得到?

妖孽也是一步步走向巔峰的,比如他,比如吳起。

可是王長生的表情很篤定,篤定到王詡都被對方的眼神看的心虛了起來。媽蛋,還有沒有天理,這個邊子白才多大的一點年紀。就如此妖孽?萬一這貨以後寫一本書,記錄當年自己想要強招邊子白為徒弟,被羞辱的故事,王詡整個人都不要了,自己要被當成笑料流傳千古了。

不會真的是他吧?

真要在邊子白的這個年紀,就能夠寫出《千字文》和《勸學》這樣的文章出來,王詡除了今晚摸到邊子白的家裏去弄死他,根本就沒辦法邊子白著書立說,流傳千古的勢頭。

容不得王詡懊惱,長生就在王詡緊張不已的時候,就揭開了謎題:“就是邊子白啊!哪裏有什麼邊子?不過街頭哪些國人倒是尊邊子白為邊子的,可他還是之前那個想著售賣豆腐發財的小子。對嘛,這小家夥就是個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