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南卓這小子不消停。”邊子白琢磨了一會兒,問:“是公卿子弟口口相傳,還是大司徒府邸傳出來的,不行,我得去問問!”
“這重要嗎?”公孫鞅問。
邊子白回頭道:“不重要,但閑著也是閑著。”
根本就不需要找人去問,在朝房裏大宗伯南豐就在宣揚他兒子的書法。當然聽的幾個人也是一臉的晦氣,誰讓他們自己家的兒子不爭氣?
回過味來的邊子白回到了內史府,蹲在南卓書案麵前,看著平日裏囂張至極的南卓生無可戀地抄寫著《千字文》,決心逗逗他。
“沒錢了?”
“不是!”
“剛才在朝堂上仰慕大宗伯的風姿,如同神仙中人,讓小子敬仰不已。”
“什麼意思?”
南卓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放下手中的毛筆,抬頭看向了邊子白問。
邊子白嗬嗬笑道:“一直無法安排你,在大宗伯的啟發下,我終於發現了你的才能。決定讓你負責內史府重要文獻的整理。”
南卓掙紮了一下,咬牙道:“你又想要坑我?”
“沒有的事,有道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我現在發現了你的才能,讓你做最適合你的工作,怎麼會是坑你呢?”邊子白解釋道。
南卓不信,憤憤不已道:“你夠了,我可是公卿之子,你要想在衛國繼續官運亨通,別想著一直和我作對。”再說了,南卓驚才豔豔,自認為不輸同時代衛國任何人才,就一手說得過去的字體,怎麼能凸顯出他的才華呢?
邊子白站了起來,隨後拍了幾下手掌,說道:“大家都停一下,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你會帶來什麼好消息?”南卓擺出一副臭臉的模樣,一個勁的揉著酸痛不已的手腕。注意卻被邊子白完全吸了過去。
就聽的邊子白說道:“你們也知道,這些年咱們衛國在列國之中,生平默默,難以建樹。並不是諸位,還有滿朝的袞袞諸公不努力,而是一直沒有找到一條屬於我們衛國的位置。爭霸天下,國力不足;通商八方,僅僅能夠滿足周邊幾個小國的需求。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君上發現屬於我們衛國的機會。”
“什麼機會?”
“文教傳播。”邊子白比劃道:“也就是說,咱們以後不比軍隊的雄壯,也不比國家府庫的積累,而是比培養人才。”
“此乃千秋之功。”就連對任何政務都不太關心的端木方也有所意動,文教大業,不就是儒家最為看重的功績嗎?
邊子白可不管其他人怎麼打算,他隻要把任務安排下去就可以了:“諸位恐怕不知君上原本打算在數日後舉辦宴會,宴請群臣,但他老人家改主意了,延後宴會至一個月之後,並廣發邀請。在本官的提議下,將《千字文》作為國禮回贈來訪的各國大夫。現在,你們選擇各自接待的諸侯國官員,在公孫鞅這裏登記。”
“大令真知灼見,屬下佩服。”
才幾天時間,邊子白就將一群桀驁不馴的大少馴的服服帖帖,甚至非常有眼力的學會了拍馬屁。當然心裏麵一個個腹誹不已:什麼衛公他老人家改主意了,你丫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出名嗎?說的那麼冠冕堂皇的有什麼用?再說了,你丫決定了的事,在內史府邸誰敢反駁?
“當然,你們要是覺得能勝任的話,多接待幾個到訪的諸侯代表也沒有問題。”公孫鞅在一邊補充道。
南卓擔心道:“那麼《千字文》哪裏來?”
“自己解決。”邊子白很不負責任道,這個時代沒有印刷術,文教上的傳播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