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味不對啊!(2 / 2)

比如說:某立誌終有一天獲得高官厚祿。卻引來哪位大夫的質問:

“知禮乎?”

“如樂乎?”

一連兩個問題,讓那個小軍官啞口無言。《禮》這本書都是公卿大夫家族的標配,肯定有。但是低級的武士恐怕就連見都沒有見過。《樂》是至高禮儀,從祭天地、君王、先祖,都有一套非常嚴密的製度。

當時哪個質問的大夫在看到小軍官一臉的窘境之後,傲然道:“不知《禮》,何以立廟堂之上;不知《樂》,何以知尊卑?可憐!可憐!可悲!可悲!”

一段話說的當時那個小軍官麵紅耳赤,恨不得一頭撞死在宮門上。這個當年被羞辱的小軍官就是仲叔牙。

如今,家無片字的仲叔牙擁有了人生中第一部簡牘,上麵的內容也讓他熟讀於心。雖然這本書介紹的不是高階級貴族在意的《禮》、《樂》、《謀略》和《兵法》,但是對他來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美妙的開始,就足夠了。

每當,仲叔牙想到自己家也有了家學傳承,心頭就火熱一片,像是要燃燒起來似的。他這輩子恐怕沒有什麼指望了,但如果擁有了家學傳承,將來未必仲叔家就不能出將入相。這世上最難跨越的是第一步,也是最為基礎的一步。

以後他家裏的弟子,出門可以做一個真正的士子,走上求學之路了。

不用像他這樣,求學兩年,連字都認不了幾個。

兩個小時之後,邊子白拿著一份他修改過的千字文下半部分,坐上了官舍的主位,開始朗誦起來。

……

‘趙產良駒,魏有安邑’

‘稻米楚熟、刀伐齊鐵’

其他人還好說,公孫鞅正在喝水,卻被邊子白的一通胡編亂造嗆得差點背過氣去。南卓等人也愣住了,放下了手中的毛筆,不解的看著邊子白。

邊子白停了下來,眼神詢問公孫鞅,後者很厚道的捂著嘴巴,衣袂擋住了漲成通紅的臉。可南卓忍不住了,他有種錯覺,之前的上半卷《千字文》如同瓊漿玉液,回味無窮。可下半卷呢?猶如一碗燒焦的黍米飯,沙子般的口感,還苦澀無比。

邊子白當然知道自己的水平,比《千字文》的原作者可就差得遠了。根本就沒辦法寫出四平八穩,還能回味無窮的文章。更何況,《千字文》這樣的文章,肯定是改之又改,修之又修。斷然沒有一氣嗬成的可能。這要翻閱多少典籍,查閱多少書籍,才能寫完整從三皇五帝到兩漢魏晉的幾千年?

最讓他頭痛的是,這將近百字的曆史之中,很多都是戰國中後期,乃至秦漢魏晉的典故。讓他改,都沒辦法修改。

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改成各國的土特產,風土風貌,名山大川之類的內容,反正出門遊學也用得上。不算糊弄人。

他要是真準備糊弄人,幹脆用《報菜名》充當《三字經》的替代品,作為蒙學兒童的啟蒙讀物,也未嚐不可。反正都是識字而已,都一樣。別以為菜譜就不常用,沒辦法作為啟蒙讀物的教材。真要是大張旗鼓的推廣,隻要是個蒙童之中,有六七個學的是《報菜名》,那麼可以想象,《三字經》必然要涼。

更可怕的是,這幾千年的曆史,竟然被濃縮在短短不到一百字之中,邊子白心說:“自己可辦不到周興嗣這等水平,反正……湊合聽吧!”

還遇到個不開眼的,仲叔牙如癡如醉,宛若置身於名山大川之中,讚歎道:“大令的才學真讓我等汗顏,如大河滾滾無窮無盡!”

南卓臉色綠油油的,他想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