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要債(1 / 2)

公孫鞅。

句容。

潘毅。

這三個人之中在常人的判斷之中,大概也隻有公孫鞅會被邊子白所倚重。可結果是,邊子白不僅舉薦了公孫鞅,為其副手,能夠徹底掌控內史府。同時也諒解了句容和他多次作對,還救了一個敵人潘毅。

這也是為什麼衛公會看向邊子白的時候,內心深處會生出‘君子’這個評價的原因了。心胸太寬闊了,簡直就死宰相之器啊!

君子,舉賢不避親,更不會忌諱仇敵,知人善用不以個人喜好做事,從而表現出高尚的節操。

邊子白要是知道衛國公卿大夫們如此評價他,可定會笑掉大牙。用公孫鞅,因為這個人有能力,甚至邊子白一直認為公孫鞅是他需要仰望的人,隻不過這時期公孫鞅還在走背運,屬於倒黴喝水也能塞牙的主。

至於句容?太史的官職雖說不重要,但真要換一個人,不見得能做得好。既然如此,還不如繼續用句容算了。反正句容上串下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見有人真將他的話當真。

隻有潘毅?痛打落水狗是一種態度,見人落水拉一把也是一種態度。前者做人做事做絕,讓人害怕,所謂孤家寡人的做派就是這樣。後者卻看似溫和的多,產生的敵意就更少,甚至連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會心存善意。別問這是他從哪裏學來了,後世政府官員的手段要比他用的複雜的多。

公孫鞅站在大殿之中,叩首謝恩:“臣公孫鞅,感激涕零,定當竭力事君。”

句容就顯得富有攻擊性多了,就算是謝恩也是如此。如同一隻闖入陌生環境的狼獾,呲牙咧嘴的看著周圍,見什麼東西都想亮出白牙,咬上一口。他並不想要邊子白的人情,做人自信是優點,但不得不說,句容的自信有點過頭了:“君上,那麼後宮的記錄……”

丁祇如同在大街上踩了臭狗屎一般的表情,皺眉道:“你要是願意淨身,內宮記錄也可以叫給你來記錄。”

句容張了張嘴,他年紀大了,兒子也有幾個。很多男人到了他這個年紀,身上的有些東西已經沒什麼用處了。可有和沒有真的不一樣。就像是後世保護犀牛的做法,把犀牛角給鋸掉,那麼偷獵者就不會對沒有犀牛角的犀牛下手了。

可母犀牛們怎麼看沒有雄壯大角的公犀牛?

它的犀牛寶寶們,會不會覺得這個大家夥很奇怪?

甚至根本就不會產生,那個擁有雄壯大角的犀牛是它們的爸爸。而是露出謹慎的態度,迷離的小眼珠子充滿了對世界的不解,那個奇怪的家夥是誰?

句容癟嘴道:“我還是算了。”他是有兒子,有孫子的人了。真要成了宦官,恐怕他的家族的仆人出門都要抬不起頭了。

句容最後還是沒有勇氣跨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在平日裏,邊子白說不定會調侃幾句。至少太史公的經曆告訴後人,想要做一個名垂千古的史官,有時候必須對自己狠一點。立誌於成為一個最優秀的太史,光不怕死,還遠遠不夠。

至於潘毅?他原本因為自己死定了。不是說一定是以死亡為結局。而是他注定會成為被放棄的那一個‘棄子’。可沒想到的是原本應該記恨他的邊子白竟然伸出了援手,甚至可以說恩同再造。

男兒膝下有黃金,就算是一直將家族背負在身上的潘毅,也不得不跪了。

“大令之恩,潘毅此生不叛。”

之後才叩謝衛公,表示他接受了官職。

衛公很滿意,雖說朝堂之上,並沒有朝著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可他所期待的是對太子訓萌生出的野心以致命一擊。但畢竟太子訓是他的兒子,感情還是有點,唯獨讓他心頭不快的是,太子訓缺乏作為國君的足夠擔當。

性格太軟弱,做事猶豫,失敗之後患得患失。

別看衛公姬頹給人的印象也是如此,可姬頹的這些表現都是偽裝,都是假象。而他根子裏也是鐵血的,不然也不會參加政變,從一個平凡的公子,一躍從叔叔的手中奪走了衛公的寶座,成為國君。

當國君的人,殺伐果斷是必須的能力。寧可殺錯了,也不能在被觸及底線的時候猶豫。

可太子訓卻缺乏一個國君最基本的素養,而且朝著姬頹擔心的方向越走越遠。

退朝的時候,衛公走路的步伐有點沉重。

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衛公再一次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這對他來說很殘酷。同樣的,衛國的外部環境也同樣嚴峻。

散朝之後,官員們三三兩兩的起身,邊子白也加入其中,躬身送走了國相子思,兩人隻是相視一笑,就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而公孫鞅和潘毅如同門神一般站在他身後,已經宣告了他們成為邊子白跟班的不爭事實。可惜,其他官員都在觀望之中,並沒有冒然接納邊子白。這也是官場的常例,小心謹慎才能做官做長久,在衛國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