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君父萬一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做呢?反而遷怒於我,這可如何是好?”公子訓還是吃不準,左右為難。
對公子訓來,冒險是不值得的。
唯一讓他擔憂的是,姬頹似乎對兒子公子岐寵愛有加,這讓他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另外還有一個人繞不過去,那就是子思。
子姓,來源於顓頊,是衛、宋、鄭等中原諸侯國的本土勢力,曾經一度是中原最大的勢力。就算如今,子姓也是衛國最大的本土勢力。能和子姓抗衡的隻能是公族。在施政上,子思更加積極一些,這和公子訓的施政想法格格不入。
子姓希望能夠自保,繼續享有在衛國超然的地位。這樣就必須要保住衛國,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能夠保護衛國領土的軍隊是子思一直以來都倡導的,可惜他的這個想法,一直被當成了‘野心’從而被衛公忌憚。
公子訓性格上比姬頹更加不如,想著在強國之間左右逢源,讓衛國自保,沒有必要建立強大的軍隊從而讓周圍的諸侯忌憚。從這一點來,子思支持公子訓就不太可能了,他在衛國權力交替的時候沒有跳出來使絆子就已經不錯了。可公子岐卻是姬頹諸多兒子中的異類,年輕,尚武,甚至有恢複衛國大國地位的想法。
一旦衛公在他和公子岐之間猶豫,子思的支持將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打破平衡的唯一變數。
正因為如此,公子訓才不得不和南氏合作,甚至不惜親自下場,目的就是盡快完成衛國的權力交替,從而徹底解決隱患。
如果他的弟弟公子岐笑到最後……
這樣的結局他連想都不敢想。
太子訓幾乎是猙獰地答應了南卓的提議,明日大朝會,他要表示出強硬的態度。到時候惹怒姬頹是必然的,可是在父子麵前,君權,更是大過。他更不願意像他的結果叔叔那樣,死的不明不白,雖是子不言父過,可公子訓每次想到這些的時候,總會讓他後怕地索索發抖。
南卓的耐心一點點的耗去,但他卻依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耐煩的跡象:“殿下,明日朝堂衝突之下,或許君上不會理解殿下的用心良苦。但你要知道,一旦公子罃成功,他答應衛國的是之前被晉國占去的兩座城邑,隻要城邑交割,國君會理解殿下的苦心,國相也會理解殿下的苦心,國人更會理解殿下的苦心。所以,屆時您應給更強硬一點。”
在南卓看來,如果依靠衛國的軍隊,衛國的疆域隻能越來越。
一個連被韓國揍得鼻青臉腫的鄭國都能欺負的衛國,還有什麼可能恢複祖先的榮光?兩座城邑足夠讓衛國上下為之冒險。
“強硬一點?”公子訓驚叫道,就算是在朝堂上麵對他的君父點頭承認自己有想法,就足夠讓他心肝顫栗很久了。
還要強硬,對公子訓來,這和拿著刀子弑君快沒什麼區別了!
他會嚇暈過去的啊!
南卓很奇怪,和公子訓的交流,甚至給他出謀劃策,總有點熬鷹的錯覺。公子訓這家夥也太沒有膽氣了,什麼都怕,什麼都畏懼。
他無法想象,等到公子訓登上衛國國君的位置上的時候,衛國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