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三倍速度(1 / 2)

又來了一個人湊熱鬧,實在的,在衛國根本就沒有秘密可言。國君在宮中的話,第二大街上都能傳播的沸沸揚揚。

子思的到來在意料之外,卻在意料之中。

在意料之外,是因為更本就沒人請他,至於在意料之中,因為子思擅長衛國官場中的終極奧義,嘮嗑。還是找國君嘮嗑。要是個年輕的君主,遇到這麼一個相國早就煩了,可姬頹年紀大了,本來就有點碎嘴子,還是那種車軲轆話的碎嘴子,很少有人能受得了。

可受不了也得受,誰讓他是國君,其他人是臣子呢?

可子思不一樣,他是真喜歡嘮,街頭的笑話,列國的新鮮事,總之在他嘴裏出來,有點像是新聞聯播的感覺,讓姬頹蹭蹭長學問。

水開不開的,就是那麼一回事。

做國君的肯定不會去關心燒開一鍋水需要多久,用多少木柴之類的問題。就算是整日無所事事,也不會去廚房瞎折騰這些低賤的事。所以宦官的興奮在衛公眼裏不過是裝出來的,他不需要知道開水需要燒多久才能好,而需要知道的是,他隨時隨地都能享用湯浴。

相比之下,相國子思接地氣的多。

剛來,他還瞅不準狀況,看到宦官一臉的喜氣洋洋,覺得有點問題:“我,民間燒開一鍋水需要多久?有沒有定數。”話間,他扭頭轉向衛公詢問:“主君,是否卻街頭招一個人問問,國人或許能夠給出最準確的答案。”

衛公嘖了一下嘴巴,似乎會味道了一絲茶業的甘甜,可一眨眼的功夫,卻消失的無隱無蹤,讓他有點驚訝。稀裏糊塗地就要答應:“相國所言甚是,正所謂不明之事問明事之人,去街頭找個人問一問也好。”

丁祇聽不下去了,堂堂的衛國宮廷,數千人之中難道就沒有一個明白人?

他當年入宮的時候,也在夥房做過苦工。他回答這個問題真不難,自告奮勇道:“主君,不必費心問國人了。奴就知道,剛入宮的時候,某就在夥房,就是做的燒水的活。”

“哦,既然如此,可覺得鐵鍋有所區別?”衛公從善如流。

丁祇定了定神,回憶了一下早年間自己的經曆,開口道:“煮水至沸,銅鼎最快,次為陶鼎,之前沒有鐵鍋,其效不得而知。不過春夏秋冬,水溫不同耗時皆不同,冬日最長,夏日最短。大鼎,鼎也皆為不同。器大,靡時;器,則省。”

“在此之前,我們準備了沙漏來記錄耗費的時間。三個炊具之中的水都是同等數量,同一水池內的水。依此判斷三種炊具的優劣。”

衛公滿足的點了點頭,他身邊還是有明白人的。

而國相子思看向了邊子白,後者點頭讚同道:“不錯。確實如此。”

實際上,這樣子的試驗對子思也好,衛公也罷,都是毫無意義的。他們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生來富貴。就算是姬頹年輕的時候遭遇過流亡生活,可也不差。自然不懂庖廚的事了。快一點,慢一點,對他們的感觸有,但微乎其微。

衛公甚至還覺得有點題大做:“就稍微快一點,魏大夫就訂購了千口鐵鍋?”

鐵鍋很貴,貴到幾乎和銅鼎差不多的價格。可銅鼎所用的材料根本就無法和武器相比,硬度,延展性,抗擊打性都很差,所以銅鼎相對會粗糙一些,笨重一些。可鐵鍋沒有這毛病,重量隻有銅鼎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畢竟青銅器不能用錘子打薄,隻能用鑄造的工藝,造成了銅鍋從出現就伴隨了笨重的特征,這是工藝難以改變的特性。但是鐵可以,甚至鍛打過的鐵擁有更強的強度和韌性。

如果用時間話,恐怕一點用處都沒有。

在場的人中間,窮人出生的宦官和宮女,沒有話的份。其他人都是手指不沾陽春雪的主,生來就是享受的。怎麼可能去做飯?更本對食物的加工,燃料的使用等一係列問題都毫無概念。

如果從這個方麵來解釋,邊子白會覺得很費勁。

於是他根本就不打算解釋,神神叨叨的笑道:“衛公、子思大人還請耐心等待片刻,用不了一班的時間,第二鍋開水也會煮好。”

這讓衛國等人覺得很奇怪,按照他們的想法,煮沸水是一加一的算法。怎麼可能第二鍋開水比第一鍋開水更快?

還之用一半的時間,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

可這不可能卻讓事實給打破了,很快宦官傳來了消息鐵鍋第二鍋開水已經煮沸。這讓自認為聰明人很費解,衛公、相國子思、甚至連已經沒有多少存在感的公孫鞅都感覺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為什麼?

他們會根本就不知道原因。

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別看一群大人物都距離燒水的地方遠著呢?卻都在他們的視線之內。可是是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事,由不得他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