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 堵門(求收藏,求推薦)(1 / 2)

離開皇宮,子思坐在車上,車輪轔轔,伴隨著些許的搖晃,這種狀態用來看書最愜意不過可可子思根本就看不進去,他甚至連書簡拿倒了都沒有發現。心裏頭琢磨著邊子白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他得到的所有關於邊子白的消息都是來自於苟變,這個被他看成是衛國未來軍隊靈魂的人,其實是他的侄子輩,但不要會錯,子氏和苟家不是親戚,他們的關係來源於另外一個人。一直以來,子思都將苟變看成侄子,但對於芶家就沒有這麼好的脾氣了。

要是子思知道苟變這家夥迷上了路姬,沒有下線地討好路姬,甚至在邊子白的問題上也是專門揀好的,不知道子思會不會一怒之下把衛國未來的名將送入蠶食,給丁祇找一個九尺大漢跟班?

在苟變的有下,邊子白是一個被埋沒的貴公子,性格無缺。而在衛公和太史句容的口中,邊子白又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腹黑正太,心黑手段高。讓子思也有點頭痛,倒不是他分不清邊子白的善惡,對於一個官員來,清廉的不見得能做事,腹黑的壞蛋卻往往能夠把事情做到四平八穩。子思是執政官,之衛國的國相,他需要的是能做事的人,可不想要一群張口道德仁義的庸才。關鍵是,他從邊子白的行事作風上看出,這家夥做事有濃鬱的個人風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真要是被惹怒之後,雷霆之下,安能有存?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一個老朋友的痕跡。邊子白的舉止倒是有三分老朋友王詡的風采。

手中書簡輕拍了一下馭車的老奴,裝出一副不滿的表情道:“去城南。”

“主人,是否去商治買一些肉糜過去,再買一些酒?”老奴是長期跟在子思身邊的心腹,話甚至比他不待見的兒子更加隨意。

子思佯怒道:“老夫是去找茬的,可不是拜訪的,禮物免了,隻管去!”

大車轉了一個方向,朝著王詡的住處而去。帝丘城不允許快馬行車,這是衛公的規矩,子思就算是國相也沒有道理破壞規矩。而且這條規矩還不是當代衛公命令的,連衛公姬頹都要遵守,考慮快馬容易衝撞街上的百姓所設,是善政,子思更沒有理由去破壞。

問題是,乘坐時速五碼的馬車去找茬,正所謂氣勢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衰。還沒到城南了,主仆二人都有點昏昏欲睡了。好在正主王詡沒有出門,被國相的門客前後門都堵住,儼然一副甕中捉鱉的局勢。

能夠因為壞脾氣在帝丘城揚名的人真不多見,而王詡可能是最出名的一個了。

出身衛國貴族。

和殺神吳起,關係莫逆。

在楚國擔任過三吏的官職,三吏可不是整日在街頭晃蕩,在城門口收稅的吏,而是執掌一國的三個最為重要的官職,又稱三卿。也就是俗稱的:司徒、司馬和司空。有的諸侯國叫法不同,比如晉國是上中下三將軍。或者幹脆叫上中下卿。

卿作為諸侯國最高級別的官僚,都是有數量限製的。

王詡一個衛國人,能夠在楚國擔任如此高位,不得不他的能力是受到楚王認可的。當然,也有吳起的作用在裏麵,吳起孤身入楚,他需要一個堅定的政治盟友,幫他在帶兵打仗的時候管理楚國的政務。而吳起的人緣……在楚國就不了,幾乎所有的公族和舊貴族都恨不得他死!

所以,王詡的身份在楚國就很尷尬,他是吳起的政治盟友,也深得楚悼王的信任。但因為和吳起的關係太近,還是一個衛人的原因,不被楚國貴族接納。可王詡也有他的能耐,明哲保身的手段層出不窮,拉攏盟友,卻不讓自己的靠山難堪,這等能耐絕對是任何時代最頂尖的官僚。以至於楚悼王死後,楚國貴族密謀殺掉吳起的時候,竟然把他給忘記了。

不但忘記了王詡的衛人身份,連王詡是吳起的政治盟友都忘記了。不僅讓他不緊不慢地的上書辭官,還讓他在楚國得到了財物也安然送出楚境。

從這一點來看,王詡得不是一個大大的滑頭。

至於為什麼他的脾氣很壞,主要原因是為了將自己的名聲搞臭。作為名士,卻要將自己的名聲搞臭,或許比殺了他都難受。可王詡沒有,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在衛國當官。衛公的性格能夠將一個朝氣蓬勃的銳取之士,磨成一個糟老頭子。這等固執絕對不是王詡能夠忍受的。他沒有其他名士愛惜羽毛,將名聲看得比命還重要的臭毛病。變通,善於妥協,總讓自己站在正確的陣營之中,才是他的出事原則。但這隻對強者有效,對於弱者,他就是個刻薄冷血的糟老頭子。

跟著一個平庸的國君做事,王詡絕對忍不了。

可沒辦法,誰讓王家是衛國的士大夫階層的一員,他王詡可以鄙視衛公,王家其他人度眼巴巴地等著衛公召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