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十工作高效的“專家”(1 / 3)

標準十工作高效的“專家”

任何公司在招聘員工時,一定會選擇那些具備可供企業發展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因此,不管從事哪個行業,你都應努力讓自己成為業內的“專家”。

當然,要想真正的出類拔萃、出人頭地:僅成為專家還不夠,還需要能夠高效地工作。畢竟,對於企業來說,要想創造利潤,單純靠質量可不行,還必須有數量。1.專注於自己專長的員工

“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就因為其有“專長”。可現實中總有些人,他們擁有很強的企圖心和欲望,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想在各個方麵都出人頭地,成為人人欣羨的名人。他們覺得自己既可以當演員,又可以做作家;既可以是演說家,又能是主持人;既可以參選民意代表,又能參與公益活動。更能投資開公司、當老板……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有一隻兔子,身材很修長,天生就很會“跳躍”,在每屆森林運動大會上,多次蟬聯跳遠冠軍,一直有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

後來,有一隻老狗告訴兔子:“兔子啊,其實你的天份資質很好,體力也很棒,你隻得到跳遠一項金牌,實在很可惜。我覺得,隻要你好好努力練習,你還可以得到更多比賽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覺得我真的可以嗎?”兔子似乎受寵若驚。

“沒錯啊,隻要你好好跟我學,我可以教你跑百米、遊泳、

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你一定沒問題啊!”老狗說。 在老狗慫恿之下,兔子開始每天練習“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遊泳”,遊累了,又上岸,開始“練舉重”。隔天,跑完百米,趕快再“練跳高”,甚至撐著竿子不斷往前衝,也想在“撐竿跳”比賽中奪魁。接著,又推鉛球,也跑馬拉鬆……

下一屆運動大會又來了,兔子報了很多項目,可是它跑百米、遊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沒有一項入圍,以前最拿手的“跳遠”,成績也退步了,在初賽就被淘汰了。 其實。兔子能夠獲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就是因為它 達·芬奇曾說:“當機會來臨時,有人能看到,有人在別人指引他時才能看到,有人則根本看不到。”專注於跳遠這一領域。並在此領域擁有著別人無法匹敵的優勢。既然如此,兔子又何必一定還要去跑百米,遊泳、跳高、舉重、推鉛球、跑馬拉鬆……貪心地什麼都想拿第一呢?

一個企業的優秀員工,必須了解自己“有什麼”、“沒有什麼”、“懂什麼”、“不懂什麼”。畢竟一個人,不可能精通所有事物,成為“樣樣通、樣樣精”啊!“好高騖遠”、“注意力分散”是成功的大忌!專精於自己的領域,才是成功的保證,我們這一生,不一定要拿“博士”學位,但一定要成為“專家”。因為,不管是從事哪個行業,隻有成為頂尖的人才,才能真正地出類拔萃、出人頭地!2.不斷學習的員工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我們正在從信息時代走向知識時代。”什麼是知識時代?什麼是知識?世界上很多企業都麵臨著相同的問題,比如:可持續成長和發展,以及知識創新和學習。創新來自於知識,而知識來自於人,所以德魯克說:“真正持久的優勢就是怎樣去學習,就是怎樣使自己的企業能夠學習得比對手更快。”

豐田公司就是通過強調員工和企業的學習能力來保持企業的競爭力。前福特汽車公司高級總監尼克·讚紐克講述了這樣一個豐田公司的學習精神:

“我在福特公司工作了27年。作為一個高級管理人員,我麵臨過很多巨大的挑戰。我在福特領導過林肯轎車的一個新車型——大陸汽車的開發項目,這個項目價值40億美元。有1200個工程師為我工作。我的經費比預算少了30%,而且項目開始的時間比計劃晚了4個月,我的團隊也沒有很好地組織起來。我一開始不知道怎麼樣開展我的工作?怎樣把一個很大的官僚性機構分割成許多個很小的、很有效率的團隊,再把它們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我去了豐田公司,學習他們是怎麼作的。他們與我分享了全麵質量管理、工序的控製、最先進的製造工藝,準時生產等知識。我問豐田公司的總經理:‘為什麼你要和福特公司來分享這些知識呢?與你的競爭對手分享這些知識,你不害怕會有風險嗎?’他說:‘我不怕。我們不怕與福特公司分享知識,因為當你們把這些知識實施到你們的企業中去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新的知識,我們學得比你們快。”’

豐田居然對福特說:“‘我們學得比你們快!一

員工的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一個優秀員工應自覺地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每一

Toyoi;away——豐田員工必備的五種素質:挑戰、改善、現地現場、尊重與團隊合作。位員工必須清楚自己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以及促使自己表現非凡的能力。一個剛剛畢業的新職員往往比那些懶於學習的老職員更受老板歡迎,同樣如果他在工作中不勤於學習,那麼他也會被擁有最新知識的人所取代。所以,要想在職場中站穩腳跟,必須認真地對待工作,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學習最新的知識,並把它應用於工作中,這樣你才能不斷地獲得成長,為自己規劃出理想的職業生涯。

世界500強的白領階層目前流行這樣一條知識折舊定律:“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你今天不懂的東西,到明天早晨就過時了。現在有關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觀念。也許在不到兩年時間裏,將成為永遠的過去。”在某種意義上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比爾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對朋友說:“我的老板一點不把我放在眼裏,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

朋友問他:“你對那家貿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嗎?對他們作國際貿易的竅門完全接通了嗎?”

比爾搖了搖頭,不解地望著朋友。

朋友建議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建議你把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麼修理複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再辭職不幹。”

看著比爾一臉迷惑的神情,朋友解釋道:“公司是免費學習的地方,你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

比爾聽了朋友的建議,從此便默學偷記,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寫商業文書的方法。 一年之後,那位朋友偶然遇到比爾,問道:“你現在大概多半都學會了,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