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槍,拿起刀(1 / 2)

★放下槍,拿起刀

很多演員都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你最喜歡的角色是哪個啊?我認為這樣的問題很愚蠢

沒有一個演員會不喜歡自己傾力塑造的角色,無論大小。不過相比季潔,我可能更喜歡蘇虹(《無限生機》),因為季潔成功了,大家都喜愛她,萬千寵愛於一身,但我潛意識裏更心疼同樣精彩生動的蘇虹。這兩個角色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我更希望蘇虹也被更多的人知道,欣賞讚揚她的溫婉和美好。

這是我“棄武從文”的一段經曆,從一個女警花,搖身變為擁有碩士學位、醫術精湛的急診室主治醫生蘇虹,有7個護士當助手,我那會老說,這也可以說是“王母娘娘”率領“七仙女”救死扶傷的故事。

出演了蘇虹之後,徹底顛覆了我在觀眾心目中幹練豪爽的女警察形象。季潔不再是我唯一的代名詞了,觀眾們終於也知道,在熒幕上我還可以斯文、嫵媚、冷幽默。

說實話,《無限生機》是一部拍攝期最長、最艱苦、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戲,我在心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的退堂鼓。不過,看到播出後的反響,我覺得挺值的。

開拍前,為了塑造好急診醫生的角色,我和其他演員去醫院體驗生活,我們第一天到急診室就碰到重症案子,淩晨2點多送來了一對出了車禍的老夫妻,兩個人全身上下沾滿鮮血,看著特別嚇人,當時和我一起在急診室體驗的,演小護士的幾個演員當下就不幹了。

她們說實在受不了這樣血淋淋的場麵,太受刺激了。

因為有了之前《重案六組》,在警隊體驗生活的經曆,我對急診室裏發生的一切,還算是有一點免疫力的。更何況,我如果想要演好醫生,就一定要過這一關,就像徐慶東導演說的那樣:“現在有些戲因為演員沒有體驗過生活,所以拍出來也就騙騙老百姓。比如警察抓壞人好像每次都要打鬥,其實警察都是十幾個人往壞人身上一壓,他動都動不了哪兒來的搏鬥啊!還有演大夫的演員不會使聽診器,動手術的主刀醫生、護士等經常換位置,這些都是硬傷———沒體驗生活,怎麼能拍得像呢?”

我留在了急診室裏,專門聽了3天的香港專家講座,每天晚上10點到朝陽醫院急診室上班,一幹就是3個月。期間導演親自帶隊,分別到北京120急救中心、友誼醫院、朝陽醫院等現場實習,跟隨救護車搶救病人,觀摩醫院的大型急救手術和救治過程。有的時候醫院裏人手不夠,我也就真的成了其中的一分子,我幫腦袋被砍傷的病人剃過頭,給病人止過血,推著上年紀的胰腺癌患者衝向救護室。

在醫院實習的那一段時間,《急診室的故事》裏的情節差不多都讓我給趕上了。雖然是“半路出家”,可我的進步還是很大的,積水潭醫院的一位醫生說我打石膏的水平可以帶研究生了。

後來在拍攝過程中,一位扮演護士的演員突然暈倒了,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我看了看那個演員的症狀,就是低血糖,我往她嘴裏塞了幾塊巧克力,喂她喝了幾口水,不一會兒,她就好了。“可以啊,王大夫。”大家紛紛表揚我“醫術高超”。其實,這完全得益於我在醫院實習時得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