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磨難 第1章:再生(1 / 2)

元,至正20年,公元紀年1360年。

元朝即將滅亡,明朝即將建立,正是天下大亂的時候,各路豪傑扯大旗,割地盤,爭奪天下,逐鹿中原。

浙江處州青田縣南田鄉,南田是比較大的鄉鎮,但依然沒有像樣的城牆,隻有不高的土牆,俗稱土圍子。

至正20年的正月下旬,大家剛過完年。鎮子裏的北側一所占地很大的鄉紳宅院,正房裏一對青年夫妻在說話。

丈夫道:“我早說了,這陰涼的天氣,不上學堂也罷,可你偏偏地逼著孩子去,這連陰雨的天,冷風颼颼的,大人都受不了,何況一個孩子,而瓔兒的身子自幼就弱。”

說話的是這家的長子,名叫劉謹,24歲的年紀,對麵坐著他的妻子陳氏。

他們的兒子劉瓔,6歲,外出放牛趕上陰雨天氣著了涼,正在發燒,還找了郎中,吃了藥。

麵對丈夫的埋怨,陳氏道:“你不要總擺著富家老爺的譜了,現在是什麼世道你也不是不知道。咱家看著還是鄉紳大戶,可一年不如一年了,家裏的下人遣散後也沒幾個人了。

陳氏頓了頓:“你不是也說過嗎,對瓔兒不能嬌生慣養,也要讓他幹點活計,不能養成紈絝子弟。

現在開春了,牛也可以放出去啃青草,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去放牛,咱家的孩子就不可以嗎。再說放牛也不是什麼苦累的活計,我也囑咐管家了,讓跟著小廝一起去。”

劉謹:“日子艱難我不是不知道,可是我劉家畢竟是詩書傳家,百裏有名的鄉紳大族,瓔兒已經六歲了,正是讀書的時候,耽擱不得。我說讓他幹點農活的意思是不要五穀不分,也沒指望他向農夫那樣幹活。

他是我劉家長房長孫,讀書還是正途,耽擱了學業可是有辱我劉家的門楣!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著我劉家的積蓄,就是再有幾年也不至於吃不上飯。我們不能為一時的艱難而忘了根本,老爺在家時不是總說嗎:我劉家的子弟都要讀書科舉,舍此,家族真的要衰落啦!”

“老爺”就是他的父親,是劉家的家主,此時在外做官。

劉謹的說完自己也感覺自己有點不講理了,但是大男人的尊嚴不能丟。於是他又說道:“就是去放牛也要看看天氣,風寒了還不是要遭罪?”

劉謹越說越覺得無趣,遂轉了話題,道:“內宅是不是又缺銀子了?今天鋪子有進賬,過會讓劉義給你撥過來500兩,應該能支應一陣子。”

劉義是他們的大管家,家生子出身。

在家仆中,最可信賴的、最忠誠可靠的就是家生子,所以奴仆中的高層次職位、崗位一般都是家生子充任。

陳氏:“唉!這是什麼年景啊!再大的家業也經不住這麼折騰,唉,哪天是個頭呢?”

劉謹是劉家長子,家中有妻子陳氏,還有一個妾室王氏。有三個兒女,長女劉琴,8歲了,長子劉瓔,6歲,次女劉珠今年3歲是王氏所生。劉瓔是他唯一的兒子,可劉謹才24歲,正常情況還會有更多的子女。

劉家也是多年的鄉紳,從住宅看也是很大的家族。但是戰亂和其他原因導致敗落了,已經養活不起太多的人口,原有的家奴也陸續遣散到莊子、鋪子裏。

以長房內宅來說,隻剩下兩個丫鬟了,外麵跟著劉謹的有一個小廝和一個常隨。二房三房的情況也類似,仆人都減少到了最低限度。

眼下劉家遣散奴仆大多是把他們分撥到家主所屬的農莊或者作坊去充當農戶或匠戶,這種方式沒有改變奴隸的所屬關係,隻是離開了宅院充當奴工去了。不管怎麼說,劉家宅院內的丫鬟仆婦大量減少了,影響了主人的舒適生活,這是為了節省開銷沒辦法的辦法。

現在劉家宅子裏數量最多的奴仆集中在大宅院的東半部,那裏是倉庫和車馬房等,在這裏保留了十多個人,而且都是精壯男子。這些人除了各有各的活計之外,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看家護院,在亂世裏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