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謝三郎也是這般認為的吧……
謝三郎是這日上午進的京城,梳洗過後,先往兵部侍郎府上與幾位等待許久的重臣一一交代了戍關的事情。
關於琉璃來信與他討論軍情,幫助他最後下定決心不受調遣、堅決堅守關山渡一事,謝三郎猶豫再三,還是隱去琉璃的姓名一起交代了。隻說有這麼一個女子,不僅在太子被圍困時救了他和皇孫,後來還幫他參謀了邊關的事情。
謝三郎還拿出了當時琉璃給他的幾封信以及地圖作為證據。琉璃的字很有風骨,地圖之詳備自不必說,在座諸位也不由得讚歎了幾聲。
信件落入曹文道手裏時,曹文道不由得詫異了一聲:“好生眼熟的字啊!征文,你覺得如何?”
正心書院的山長王征文於是也看了一眼,道:“清遠那小子送來的書信裏有此人述作。是其妹為其外甥所作的勸學書及經義貼。”
王征文有過目不忘之能,他這麼一說,曹文道也想起來了:“不錯,是她。”
謝三郎心中便十分奇怪,不知這二位已經退隱的大人物為何都認得琉璃的字。他遠在邊關,琉璃偶有書信到,也就是關心戰事、出謀劃策,偶爾提及王家的情況以及上次牛痘的事情,也說了自己和林夫人一見如故,後麵的信都是托林夫人等的關係送來的,但是並未提到後來自己和周、林二家的關係。
琉璃覺得自己和謝三郎是朋友,就會用朋友的距離約束的信件內容。
而王山長提到的“清遠”,就更讓謝三郎一頭霧水了。他也認識林清遠,關係還相當不錯,但是林清遠和琉璃又有什麼關係呢?
王征文見他麵露費解的表情,道:“你的這位朋友,難道不是發明了牛痘法的林家姑娘?隻此一事,也足可青史留名了!更難能可貴的是恪守婦道,不以才能誇耀,寧可讓虛名與他人,豈不是貞靜之範?未曾想到一個閨閣女子,竟有救人的膽識,更兼洞察兩國政、兵的眼力,堪稱奇女啊!”
謝三郎雖然不知道中間的彎彎繞繞,不過聽到尊師誇讚琉璃,他還是覺得與有榮焉。
他想再見見琉璃,回京前寫給琉璃的信還沒收到,不過謝三郎準備述職後就請旨去江南走走。到時候他就去找林清遠耍耍,順便去見見琉璃。
王征文看完了他的書信,見他似有意動,笑問道:“怎麼,謝小郎對林姑娘動了凡心?從文字看,是個好姑娘,也是你的知己,若是真有此意,讓你師母做個媒又如何!”
謝三郎下意識地想拒絕,可是又舍不得,就憨憨地裝笑,到底把這事給拖了過去。
謝三郎:你還記得我是男主啊?我出場了幾次?我老婆都要嫁別人了!
前情提要:
琉璃和渣老公分手之後,先遇到了落難的謝三郎,幫忙保護了謝三郎和皇孫,兩人結伴來到了錢塘。
在錢塘琉璃靠繡花掙下家業,獲得當地豪族王氏的庇護,被郝姑認作幹女兒,得到王老太太和千金王杼的友誼。
想必謝三郎也是這般認為的吧……
謝三郎是這日上午進的京城,梳洗過後,先往兵部侍郎府上與幾位等待許久的重臣一一交代了戍關的事情。
關於琉璃來信與他討論軍情,幫助他最後下定決心不受調遣、堅決堅守關山渡一事,謝三郎猶豫再三,還是隱去琉璃的姓名一起交代了。隻說有這麼一個女子,不僅在太子被圍困時救了他和皇孫,後來還幫他參謀了邊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