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執手
作者:缺氧的金魚
1
1、第一章 老屋
我叫陳曦,今年28歲了。我出生於Y省東南部K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我父親叫陳兵,早些年參加過自衛反擊戰,退役後就在市裏一家橡膠製品廠工作。我母親叫張惠英,家裏是農村的,嫁給父親以後在塑料廠工作。父親性格沉默寡言,但對我很是溺愛。我要是任性,他還是會收拾我。但是從小到大被老爸修理的次數五根手指就可以數過來了。母親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嘮叨、愛占小便宜。
我從上小學以前家裏的環境還是不錯的,爸爸在廠裏上班,生產隊時不時也會發點錢。家裏的收入比做房管局局長的姑父和高級工程師的姑媽還高。我上小學以後家境就慢慢不行了,父親接連生病,先是盲腸炎,然後得了傷寒,傷寒才好又因腎絞痛進了醫院。沒多久父母工作的工廠倒閉了,失業後父親找了份水電工的工作,母親開了家小商店,日子也還過得去。
上初中以後,為了供我上學,父親白天上班,下班後還要去田裏幹活。初二時父母都忙,沒時間管我,我成了放養的孩子。我開始學會逃課,打架。被老師請家長,父親從田裏幹完活匆匆忙忙趕來。我永遠記得班主任鄙視的看著一身狼狽的父親,十分不屑的說著很刻薄的話。父親隻是說會好好管教。我看著父親的樣子心裏直發酸。
回家後沒有迎來預想中的打罵,父親隻是語重心長的說:“你現在不好好念書,難道以後要像你父親一樣,想給自己的孩子好點的環境都難嗎?”
後來母親知道了這件事,請我吃了一頓細棍炒肉。從那以後我就慢慢改變了。初中畢業,我拿了畢業證後還有點小記仇的跑去挖苦班主任。
“金老師,你看不起人時的那嘴臉真像一隻風幹了皮的類人猿啊。”
我家的家境從我大學畢業後才稍稍有了好轉。
---------------------------轉入第三人稱分割線---------------------------
陳曦家居住的K市總麵積1957.81平方公裏,其中山區占91.5%,壩區占8.5%,人口30萬。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口膨脹,K市的麵積也在不斷的擴張,市裏各生產隊的田地都變成了一棟棟的高樓大廈。
前不久陳曦的姑媽打來電話,說陳曦爺爺奶奶留下的老房屋要被拆除了,那裏要改建,讓陳爸爸到老屋看看還有沒有需要收拾的東西。陳爸爸本來是準備親自去的,但是痛風突然發作了,就讓陳曦自己開車過去看看。
陳家的老屋位於K市西北邊,西村的入口處。西村是城中村,屬於K市的老城區。這棟老屋是陳曦祖父母那一代就建的了,算算時間也是百年老屋了。自從陳家爺爺奶奶去世後陳曦就再也沒有來過。
陳曦到了門口停下車。走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個100平米左右的院子,院子後是一棟古樸的老房屋,房屋牆壁還是以前那種全部用土夯實的土基牆,頂上是灰撲撲的瓦片。房子正中央是長方形的堂屋,也就是現在稱的客廳。堂屋沒有窗戶隻有兩扇厚實的木門,堂屋最裏麵是個供桌,上麵除了供著天地外還掛著□的畫像,我家崇拜偉人的情節是從祖輩就開始了。堂屋兩邊各有兩個房間,每個房間有一道不到一平米大的小窗戶。窗戶是木製的沒有裝玻璃,隻有兩道木製的小窗門,窗框上裝了幾根鋼筋,上麵蒙上紗窗,下雨的時候把木窗關起來,平時都是開著的。這種老房屋冬暖夏涼,但比較潮濕、昏暗。現在多年沒有人住更是顯得陰森森的,好像黑暗的角落中隨時會有什麼東西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