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從情節上來看是乏善可陳的,它講述的是幾個僑居巴黎的美國人和英國人前往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聖費爾明節、觀看鬥牛的故事。小說的主角賈克·巴恩斯具有和作者相同的身份和相似的經曆,他是僑寓巴黎的美國記者,曾在戰爭中受傷——並因此而變得陽痿,這點書中沒有正麵提及,當然也跟作者本人的情況不同。賈克在某次買春的過程中巧遇布麗特·阿什利,後者是個風流成性的英國婦女,離過兩次婚,有著豐富的戀愛經驗。兩人一見鍾情,但由於巴恩斯的生理缺陷,始終沒有走到一起。隨後巴恩斯和他的朋友比爾·哥頓、布麗特和她的未婚夫邁克·坎貝爾分頭前往西班牙,前兩者在潘普洛納附近結識了羅伯特·柯恩,並和後兩者在潘普洛納相聚。這三男一女趁著聖費爾明節(也就是奔牛節)盡情地飲酒作樂,期間賈克將鬥牛士羅米洛介紹給布麗特認識,而布麗特設法勾引了這個隻有十九歲的少年。小說接下來講述的是這四個愛著布麗特的男人之間爭風吃醋的行為,曾拿過普林斯頓大學拳擊賽冠軍的羅伯特和其他三個人打架,並把羅米洛打傷了。這夥人在奔牛節落幕後分道揚鑣,布麗特決定和羅米洛私奔到馬德裏,賈克則準備前往聖塞瓦斯蒂安。賈克在途中接到布麗特的求助電報,於是匆忙趕到她所住的蒙大拿旅社。原來布麗特認為她已經三十四歲,年紀比羅米洛大太多,兩人不適合長相廝守,於是將他趕走了,想要跟坎貝爾重歸於好。賈克為了安慰布麗特,帶她乘坐出租車遊覽馬德裏城區,整部小說就在他們上車之後突兀地戛然而止。
盡管故事平平無奇,但《太陽依舊升起》在1926年10月22日出版後取得了銷售和評論的成功。該書以兩美元的定價在兩個月內賣出七千冊,等到1928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an)出版時,已經先後重印了七次。與此同時,美國文學評論界也慷慨地將大量的讚美給予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曾在1930年獲得普利策獎的詩人康拉德·艾肯在《紐約先驅導報》上撰文稱:“如果說當今世上有人能比海明威寫出更好的對白,我可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布魯斯·巴頓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書評則指出海明威的寫作方式是獨特的,“仿佛他從未讀過別人的作品,仿佛他親手發明了寫作的藝術”。
隻要翻開《太陽依舊升起》,我們便能知道布魯斯·巴頓這番話並非無的放矢。小說開頭五段共有792個單詞,分38句,每句僅有20.8個單詞。也就是說,和其他小說相比,海明威這部小說的句子長度足足縮短了一半。對沒有英文小說閱讀經驗的讀者而言,這個定量文學分析的數據也許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不妨這麼說,當年的美國讀者看到《太陽依舊升起》時的感受,跟1918年那些看慣《老殘遊記》《孽海花》的中國讀者讀到魯迅的《狂人日記》時的感受是相同的,都是充滿了新鮮和驚奇——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這部小說從情節上來看是乏善可陳的,它講述的是幾個僑居巴黎的美國人和英國人前往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聖費爾明節、觀看鬥牛的故事。小說的主角賈克·巴恩斯具有和作者相同的身份和相似的經曆,他是僑寓巴黎的美國記者,曾在戰爭中受傷——並因此而變得陽痿,這點書中沒有正麵提及,當然也跟作者本人的情況不同。賈克在某次買春的過程中巧遇布麗特·阿什利,後者是個風流成性的英國婦女,離過兩次婚,有著豐富的戀愛經驗。兩人一見鍾情,但由於巴恩斯的生理缺陷,始終沒有走到一起。隨後巴恩斯和他的朋友比爾·哥頓、布麗特和她的未婚夫邁克·坎貝爾分頭前往西班牙,前兩者在潘普洛納附近結識了羅伯特·柯恩,並和後兩者在潘普洛納相聚。這三男一女趁著聖費爾明節(也就是奔牛節)盡情地飲酒作樂,期間賈克將鬥牛士羅米洛介紹給布麗特認識,而布麗特設法勾引了這個隻有十九歲的少年。小說接下來講述的是這四個愛著布麗特的男人之間爭風吃醋的行為,曾拿過普林斯頓大學拳擊賽冠軍的羅伯特和其他三個人打架,並把羅米洛打傷了。這夥人在奔牛節落幕後分道揚鑣,布麗特決定和羅米洛私奔到馬德裏,賈克則準備前往聖塞瓦斯蒂安。賈克在途中接到布麗特的求助電報,於是匆忙趕到她所住的蒙大拿旅社。原來布麗特認為她已經三十四歲,年紀比羅米洛大太多,兩人不適合長相廝守,於是將他趕走了,想要跟坎貝爾重歸於好。賈克為了安慰布麗特,帶她乘坐出租車遊覽馬德裏城區,整部小說就在他們上車之後突兀地戛然而止。
盡管故事平平無奇,但《太陽依舊升起》在1926年10月22日出版後取得了銷售和評論的成功。該書以兩美元的定價在兩個月內賣出七千冊,等到1928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an)出版時,已經先後重印了七次。與此同時,美國文學評論界也慷慨地將大量的讚美給予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曾在1930年獲得普利策獎的詩人康拉德·艾肯在《紐約先驅導報》上撰文稱:“如果說當今世上有人能比海明威寫出更好的對白,我可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布魯斯·巴頓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書評則指出海明威的寫作方式是獨特的,“仿佛他從未讀過別人的作品,仿佛他親手發明了寫作的藝術”。
隻要翻開《太陽依舊升起》,我們便能知道布魯斯·巴頓這番話並非無的放矢。小說開頭五段共有792個單詞,分38句,每句僅有20.8個單詞。也就是說,和其他小說相比,海明威這部小說的句子長度足足縮短了一半。對沒有英文小說閱讀經驗的讀者而言,這個定量文學分析的數據也許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不妨這麼說,當年的美國讀者看到《太陽依舊升起》時的感受,跟1918年那些看慣《老殘遊記》《孽海花》的中國讀者讀到魯迅的《狂人日記》時的感受是相同的,都是充滿了新鮮和驚奇——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海明威是怎樣讓句子變短的呢?他的方法是盡量刪減不必要的句子成分,包括定語、狀語、補語和同位語,以及各種充當相同語法功能的從句。例如,《太陽依舊升起》正文總共出現了50次smile(笑)這個詞,在42次被海明威用於做動詞的情況——諸如“布麗特對著他笑”、“柯恩又笑了”、“她揮揮手,並笑起來”、“他笑了”等等——中,沒有一次是跟著副詞的。可以作為對比的是,伊迪絲·華頓在《純真年代》中使用了“同情地”、“勉強地”、“歡樂地”等副詞來修飾“笑”。這種隻保留句子骨幹成分的文體顯得特別硬朗和簡潔,它是對先前那種崇尚用虛詞來表達情感的寫作方式的背叛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