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則材料裏可以看出續作者不是完全不諳文法的。況且一本名著的問世,倘若殘缺,倘若有不少的,固然也不失為一種美,能讓人想象玩味於無窮。但如有人作補璧的工作,不也是其心可鑒?所以這本《浮生六記》,也未嚐不可以看做是“足本”,至少是個準足本。況且什麼是足?什麼又是殘?從文學的反饋效應來說,隻要寫出那份情,傳出那種趣,則原續非殊,足殘何異?所以,曾國藩等人的作品,自當為《浮生六記》增色,與前四記相映生輝。我們充分相信讀者的品鑒能力。這次校點,即以館藏《說庫》本為底本,校以《申報館叢書續集·紀麗類·獨悟庵叢抄》、《美化文學名著叢刊·足本浮生六記》等,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最全最為可靠的本子。
讀《浮生六記》最大的收獲就是能享受到幽閑之趣。
人非有品不能閑。
在商品大潮驚濤拍岸、人欲膨脹、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讀這本清純的小書,你就可以皈心自然、神遊八極。你可以到那濃陰覆窗、人麵俱綠、風生袖底、月到波心的滄浪亭,領略它的幽雅清曠,俗慮塵懷爽然頓釋;你可以到幽靜雅潔的蕭爽樓,品詩論畫詩酒流連,體驗煙火神仙之感;也可以到倚城屹峙、白雲悠悠的黃鶴樓上,看江中往來小艇縱橫掀播如浪卷殘葉,名利之心因之一冷……你更會領悟到作者夫婦那種超然於痛苦之上、真誠地享受生活的人生態度。本書卷六(《聰訓齋語》)雲:
即如東坡先生……當時之憂讒畏譏,困頓轉徙潮惠之間,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欄,是何如境界?
東坡貶海南時寫有“但尋牛矢覓歸路,家住牛欄西複西”之詩句。當時的海南是荒遠之地,蘇軾被貶到那裏,雖然條件險惡,但不以為苦,對蠻荒文化加以認同,喜愛那裏的淳樸民風,與當地人相處無間,胸懷開闊,時時消受人生的樂趣。緣此,他留下了珠璣滿目的詩句,為中國文學平添了一份神韻。我近日在撰寫《蘇軾黃庭堅詩詞評注》時,每讀到這類詩詞,都不禁淚灑鍵盤,對蘇子處困而亨、不以窮達易心的樂觀氣質分外心儀。有了這份氣質,什麼樣的磨難能壓得垮他!人生在世,誰又會有,誰又配有這氣質?沈複夫婦,是天下所有夫婦中最能持有這份氣質的人。緣此之故,即使他是在寫哀情、悲情時,也靜穆安詳如同雕像般美麗,難怪為後世那麼多的人豔羨、稱慕不已。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幸福的家庭又何嚐相同。男女的結合,原是一段堪憐堪惜的緣分。但如果隻是忙忙碌碌追腥逐臭的話,則貪看天邊月,失卻掌中珠,任你錦衣玉食,任你色貌如花,任你新潮“瀟灑”,也不過是一對同床的陌生人而已,到最後仍不免比目成反目,親家變冤家,又何曾衝出圍城突出怪圈夢見沈複夫婦的千古高情!
從這則材料裏可以看出續作者不是完全不諳文法的。況且一本名著的問世,倘若殘缺,倘若有不少的,固然也不失為一種美,能讓人想象玩味於無窮。但如有人作補璧的工作,不也是其心可鑒?所以這本《浮生六記》,也未嚐不可以看做是“足本”,至少是個準足本。況且什麼是足?什麼又是殘?從文學的反饋效應來說,隻要寫出那份情,傳出那種趣,則原續非殊,足殘何異?所以,曾國藩等人的作品,自當為《浮生六記》增色,與前四記相映生輝。我們充分相信讀者的品鑒能力。這次校點,即以館藏《說庫》本為底本,校以《申報館叢書續集·紀麗類·獨悟庵叢抄》、《美化文學名著叢刊·足本浮生六記》等,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最全最為可靠的本子。
讀《浮生六記》最大的收獲就是能享受到幽閑之趣。
人非有品不能閑。
在商品大潮驚濤拍岸、人欲膨脹、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讀這本清純的小書,你就可以皈心自然、神遊八極。你可以到那濃陰覆窗、人麵俱綠、風生袖底、月到波心的滄浪亭,領略它的幽雅清曠,俗慮塵懷爽然頓釋;你可以到幽靜雅潔的蕭爽樓,品詩論畫詩酒流連,體驗煙火神仙之感;也可以到倚城屹峙、白雲悠悠的黃鶴樓上,看江中往來小艇縱橫掀播如浪卷殘葉,名利之心因之一冷……你更會領悟到作者夫婦那種超然於痛苦之上、真誠地享受生活的人生態度。本書卷六(《聰訓齋語》)雲:
即如東坡先生……當時之憂讒畏譏,困頓轉徙潮惠之間,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欄,是何如境界?
東坡貶海南時寫有“但尋牛矢覓歸路,家住牛欄西複西”之詩句。當時的海南是荒遠之地,蘇軾被貶到那裏,雖然條件險惡,但不以為苦,對蠻荒文化加以認同,喜愛那裏的淳樸民風,與當地人相處無間,胸懷開闊,時時消受人生的樂趣。緣此,他留下了珠璣滿目的詩句,為中國文學平添了一份神韻。我近日在撰寫《蘇軾黃庭堅詩詞評注》時,每讀到這類詩詞,都不禁淚灑鍵盤,對蘇子處困而亨、不以窮達易心的樂觀氣質分外心儀。有了這份氣質,什麼樣的磨難能壓得垮他!人生在世,誰又會有,誰又配有這氣質?沈複夫婦,是天下所有夫婦中最能持有這份氣質的人。緣此之故,即使他是在寫哀情、悲情時,也靜穆安詳如同雕像般美麗,難怪為後世那麼多的人豔羨、稱慕不已。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幸福的家庭又何嚐相同。男女的結合,原是一段堪憐堪惜的緣分。但如果隻是忙忙碌碌追腥逐臭的話,則貪看天邊月,失卻掌中珠,任你錦衣玉食,任你色貌如花,任你新潮“瀟灑”,也不過是一對同床的陌生人而已,到最後仍不免比目成反目,親家變冤家,又何曾衝出圍城突出怪圈夢見沈複夫婦的千古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