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臉上便有些發熱,啐道:“文人無聊,寫這樣下流話在這上頭。”伍次友笑道:“這隻能算輕薄話。你隻把《三國》讀得爛熟,卻不知這個話是有身份的。——待我為他續幾句。”
正說間何桂柱托著個食盤進來,一爐燒得滾沸的火鍋,一盤燒麥,還有一個盤子是仿德州的扒雞。他提起雞腿來,熟練地一抖,肉便齊整地簌簌落下。見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看字兒,便笑道:“這還是前頭店主人手裏的事,說三月間有個尊貴人到這店裏來過。”
“是旗人?”蘇麻喇姑問道。
“是漢人。”何桂柱笑道,“還帶了一個女子,這女子長得比陳圓圓還美呢!”說著見伍次友要筆,便挑簾出去了。借著簾子一閃,蘇麻喇姑瞭見那刺客正起身出去。
伍次友見她發呆,便問:“婉娘,你在想什麼?”蘇麻喇姑微微一怔,遂笑道:“陳圓圓!那貴人莫不是吳三桂?”伍次友也是一怔,細審筆跡,拍案道:“不是他又是誰,我見過他早年給先父的書信,像極!虧你聰明,一下子就想起來。”
“二爺!”何桂柱興衝衝端著一方硯,拿一支筆進來道,“請用墨。”伍次友說:“好。”一邊提筆濡墨,一邊笑對何桂柱道,“隻是汙了你的牆壁。”何桂柱笑得眯了眼,道:“爺說哪裏話,爺的墨寶比啥子都值錢!這是在北京,知道的人不多,要是過了揚子江,隻怕花了銀子還沒處買呢!”
伍次友朝蘇麻喇姑道:“這人用的春秋筆法,我以春秋筆法續之。”便接著那行小字續道:
夏久旱,秋早霜,冬多雨雪,侯薨夫人崩。
寫完坐下道:“不度德,不量力,豈不是自尋死道?”
蘇麻喇姑笑道:“這麼一續就完全了——那些人朝哪個方向去了?”
“我聽說前頭老板賣店時說的,”何桂柱很奇怪這女子何以對此感興趣,小心翼翼地答道,“後頭的事我沒問。”
“你不用和我們打啞謎兒!”蘇麻喇姑冷笑道,“這位是你早先的少東家,小魏子——就你說的那魏爺——又是我表哥,有什麼信不過的?”
何桂柱自小挨砸挨慣了的,忙賠笑道:“漫說您是魏爺親戚,單是伍二爺在這兒,我柱兒就不敢藏半點虛言,實在是不知道。”伍次友也覺好笑:“婉娘,咱們吃過快走吧,什麼吳三桂,與咱們有何相幹?”蘇麻喇姑方才無話,也覺得自己忒沒來由,便笑道:“我是說著打趣,你忙你的去吧。”
魏東亭和班布爾善從左掖門直送康熙進了大內,由張萬強、狼瞫等接著,方才退下。
出了天安門,班布爾善笑道:“早著呢,長天白日回去也沒意思。走,我請客!”於是二人脫了公服付與從人,竟不用轎馬,邁著步兒往西鼓樓走去。
西鼓樓茶食店坐落在宣武門外最繁華的地段。迎麵一塊大匾四個金字“清風鼓樓”,是前明正德皇帝的禦筆。兩邊一副楹聯是:
不覺臉上便有些發熱,啐道:“文人無聊,寫這樣下流話在這上頭。”伍次友笑道:“這隻能算輕薄話。你隻把《三國》讀得爛熟,卻不知這個話是有身份的。——待我為他續幾句。”
正說間何桂柱托著個食盤進來,一爐燒得滾沸的火鍋,一盤燒麥,還有一個盤子是仿德州的扒雞。他提起雞腿來,熟練地一抖,肉便齊整地簌簌落下。見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看字兒,便笑道:“這還是前頭店主人手裏的事,說三月間有個尊貴人到這店裏來過。”
“是旗人?”蘇麻喇姑問道。
“是漢人。”何桂柱笑道,“還帶了一個女子,這女子長得比陳圓圓還美呢!”說著見伍次友要筆,便挑簾出去了。借著簾子一閃,蘇麻喇姑瞭見那刺客正起身出去。
伍次友見她發呆,便問:“婉娘,你在想什麼?”蘇麻喇姑微微一怔,遂笑道:“陳圓圓!那貴人莫不是吳三桂?”伍次友也是一怔,細審筆跡,拍案道:“不是他又是誰,我見過他早年給先父的書信,像極!虧你聰明,一下子就想起來。”
“二爺!”何桂柱興衝衝端著一方硯,拿一支筆進來道,“請用墨。”伍次友說:“好。”一邊提筆濡墨,一邊笑對何桂柱道,“隻是汙了你的牆壁。”何桂柱笑得眯了眼,道:“爺說哪裏話,爺的墨寶比啥子都值錢!這是在北京,知道的人不多,要是過了揚子江,隻怕花了銀子還沒處買呢!”
伍次友朝蘇麻喇姑道:“這人用的春秋筆法,我以春秋筆法續之。”便接著那行小字續道:
夏久旱,秋早霜,冬多雨雪,侯薨夫人崩。
寫完坐下道:“不度德,不量力,豈不是自尋死道?”
蘇麻喇姑笑道:“這麼一續就完全了——那些人朝哪個方向去了?”